上周三(4月15日),据《财新》报道,原华夏基金董事总经理、零售业务总监赵新宇已经“奔私”,加盟邱国鹭的高毅资产。
众所周知,公募基金业是典型的轻资产、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投研团队尤其是优秀基金经理,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但优秀基金经理流失情况也十分严重。
基金经理的出走路径基本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行业内的“人往高处走”,比如中小基金公司的优秀基金经理被大基金公司“挖角”;第二步则是由“公奔私”,或接受优秀私募邀约,或单枪匹马自创品牌。
不少人认为,很多优秀基金经理能够迈出第二步,是缘于A股这波牛市所给予的勇气,牛市当道,行情好,就容易迅速成功。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得出,优秀基金经理在熊市就安于现状。
相关数据显示,基金公司人员的频繁流动无论在牛市还是熊市都早已成为常态。在市场大幅下跌的2008年,基金经理变动大幅超越2007年牛市中基金经理的变动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优秀基金经理“奔私”的背后,还有一个让我们不安的新背景,那就是近年来监管政策与业内均为此作出了实实在在的创新变革。比如,在新的法律法规鼓励下的事业部制改革、股权激励等,虽然卓有成效,但依然频见优秀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的流失,可见股权激励或事业部制也并非万全之策。
当前,基金行业准入限制方面已有突破性进展,基金公司与基金产品牌照的垄断价值正逐步减弱。基金经理等核心团队的人力资源价值将愈加凸显。
基金经理属于知识型员工,通常具有较高的精神需求,渴望自身工作成果被社会承认与投资人接纳,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身知识的获取与提高。如果将“钱”归结于他们奔私的唯一原因,这并不公平。
客观来看,以往公募基金经理管理的资产、承担的风险收益责任与他们所获得的报酬严重不对称的情况,近年来有大幅度改观。不少基金公司拿出的激励计划相当有诚意,甚至加了杠杆:诸如鼓励基金经理购买一定金额自己管理的基金份额,公司同时也以相当大的比例来跟投,并将投资收益最终都归该基金经理所有等。这不能不让我们思考在“钱”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在加速优秀人才“奔私”的步伐。
公募面临众多的个人投资者,独立的投资理念容易受影响。投资者选择基金时,过度偏重于短期业绩,关注收益率而忽视风险;少数“老鼠仓”的行为,恶化了普通投资者在失意时的情绪体验,并容易将这种体验放大。
在这些不成熟的市场选择机制和舆论压力之下,基金经理的激励机制被异化,个人心态也容易被扭曲。
此外,公募基金经理在资金的投资领域、投资比例上受到严格规定,影响个人才能施展。这些大环境的变革与改善,并非一时能改变,也非基金经理个人、基金公司、乃至监管层面的一己之力所能主导。
结合社会发展阶段的背景,要留住优秀人才,公募基金行业内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者为鑫元基金业务规划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