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A股市场持续上行,犹如重回2007年,但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大熊市痛楚的投资者多少会对当下的市场保持几分警惕。这轮行情根基如何?与2007年的市场有何异同?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笔者认为,本轮行情与2007年有着重大不同。区别于驱动2006年-2007年市场大涨的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股权分置改革红利和经济繁荣下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笔者认为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有四个:一是无风险利率下行;二是新兴产业浪潮兴起;三是改革释放全社会新的活力;四是中国实施新一轮走出去战略。
无风险利率下行与股市的关系无需多述,反映到投资者身上就是银行利率低了就会减少对银行存款的配置,增加对收益预期更高资产的配置比例,而股票市场上涨的赚钱效应会强化这一逻辑,吸引场外资金增加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
关于新兴产业浪潮对股市的推动,一是受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医疗健康、新能源、环保等受益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二是以移动互联 、大数据 、智能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驱动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层出不穷,不断颠覆传统生产模式与生活方式。二者均创造出庞大的、新的市场需求,孕育了巨大的产业发展机会,以新兴产业为主的创业板自2013年以来的强劲表现就是这一浪潮的鲜活写照,而且A股中众多传统产业上市公司也积极寻求业务结构的调整,纷纷介入新兴产业。
从改革释放的活力角度看,笔者认为本届政府的改革举措至少在三方面会对股市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第一,改革重树了市场信心。一方面,针对地方债务乱象、银行表外融资乱象等金融经济体系内顽疾,出台了一系列强力措施,大幅降低了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重树了市场对于金融系统的信心;另一方面,政府大力惩治腐败,肃清风气,重树了市场对于政府乃至总体大局的信心。第二,改革盘活了经济主体活力。一方面,政府简政放权,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鼓励社会创新创业,据统计2014年共有360万家企业成立,数量几乎是2012年总数的两倍,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据;另一方面,政府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国有企业是中国的重要经济主体,A股市场国有企业市值占比达56%,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面国资企业都在围绕改革进行积极探索,假以时日,必将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第三,政府积极拓宽出路。本届政府对外坚定以共赢深化、和平发展的外交路线,力推“一带一路”战略,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为中国企业产品与服务走向全球拓宽了出路。
从中国“走出去”战略来看,除了前文所述将拓宽中国产品与服务的出路之外,笔者认为,中国新一轮“走出去”战略将重构中国及其经济主体在全球化分工的角色,其对中国此轮上涨行情的影响也将是最为深远的。2007年,中国的优势产业更多依托于廉价的成本要素,产业结构偏中低端,金融市场相对封闭,经济活动主体局限在国内。而这些年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积累,中国目前已培育了一批在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高端产业,如高铁、核电、通信、互联网+等,形成了一批具有全球化拓展能力的大型企业,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中国诸多市场更开放化和市场化,经济活动主体更具国际化。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在实体经济和金融意义上都与世界更加紧密、在国际事务中更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这种变化将有助于中国产业结构在新的全球分工合作格局中更趋优化,并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这也将是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真正强国的重要标志,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必将是广泛而深远的。
尽管很多人质疑股市与经济的关系,但笔者依然认为股市是经济非常精准的晴雨表,其反映经济的好坏不仅限于经济增速的高低,而更反映经济的健康状况和可持续性。回看过去十余年A股的表现,无不验证了其正确性,当下A股市场的表现也不会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