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再观察
如同面对一部典籍,世界阅读中国的兴趣日甚一日。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作出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论述,指出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一年来,“新常态”成为洞悉中国发展的最新焦点。
“新常态”,意味着历史奇迹的趋于平淡,还是预示着时代辉煌的新篇?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巨轮,将驶向怎样的彼岸?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转型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正以全新的探索与实践迈向新的征程,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一)把握大趋势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规律性呈现,是走向更高发展境界的必然历史过程
2015年“开局季”,中国经济增长7%——这是6年来中国经济季度增速的低点,也是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后的最低值。
说起新常态,人们的目光可能首先落在增长速度的变化上。
的确,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
2014年降至7.4%,创24年最低;2015年预期目标设为7%左右,也是10年来的最低值。
增速放缓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深刻变化。
历经几十年高速度、高强度发展,特别是随着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瓶颈,投资增速持续下滑,2014年仅为15.7%,为10年来最低值,今年一季度更降至13.5%。
同时,随着工业化步入中后期,劳动力、土地、市场等资源禀赋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难以支撑经济继续高速奔跑——
内在要素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刻而长远。
“从目前情况看,凡是适应新常态、市场机制比较健全、重视创新、重视质量效益的,发展态势就比较好,反之,压力就比较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
速度,只是一个外在特征,远不能涵盖新常态背后深刻变化的内涵和条件。
时移势变,略从局出。
一年前的5月9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7月底,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这是认清中国经济所处时代方位的科学判断。
这是体现中国发展主动求新求变的战略选择。
(二)掌握大逻辑
——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牢牢把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方向
新常态下,一切都可能改变。
“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后发优势的内涵与强度、技术进步模式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
新常态意味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形态向更高级迈进——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加快转方式的关键期,一方面一些传统产业投资乏力,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产业内部生产集中化趋势不断增强。
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为特征,“经济天平”的另一端初露端倪。
新常态意味着竞争优势在转换——
“老法子不管用了,新路子才是方向。伴随着新技术纵深发展,不同产业都迎来更广阔的机会。”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
据统计,互联网零售额在连续几年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一季度继续增长4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工业平均增速高5个百分点。
随着国内低成本比较优势的转化,我国贸易环境也悄然升级。去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第一大目的地国。中国市场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但对外资的“门槛”更高了。
新常态意味着要更好地顺应十几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走出一条更可持续、更合理的发展路径——
新生活、新消费……伴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变。
商务部负责人表示,只有适应人们消费领域的新特点、新要求,才能形成新常态下消费与生产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新常态意味着要全新审视发展空间,向纵深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
中国地域广袤,发展参差不齐。但差距正是潜力。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排在世界80位以后。按世行标准,还有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我国广阔的农村和内陆腹地,也将使经济梯度发展、渐次开花。
新常态孕育新机遇,新阶段凸显新机会。
经济进入新常态,并没有改变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中国发展的机遇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增长空间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
(三)构建新格局
——引领新常态,实现“双中高”,是中国经济必须攀登的新台阶,是对意志和智慧的新考验
步入新常态,前方并非一片坦途。
新常态下,“稳”是基本前提。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尚未完成,经济持续承压不可避免。”李伟说,我们必须确保经济不失速。
稳,更不仅是速度的考量。
杨伟民说,“今后,还要把稳就业、稳消费、稳预期,以及确保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稳’的内涵和底线,在此基础上加快改革和结构调整。”
新常态下,“转”是核心要义。
转型,是一场生死攸关的选择,需要对技术变革的敏锐认识和准确判断,更需要决策者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按国家部署,河北计划到2017年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原煤、300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
河北环保厅厅长陈国鹰列出一笔账:仅完成钢铁压减任务,将造成2580亿元资产损失、影响557亿元税收,60万人员需重新安置。
但这事关长远发展,“宁可伤筋动骨,也要脱胎换骨”。
新常态下,“破”是必由之路。
行至今日的改革,需要冲破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地方利益的羁绊。
“既得利益者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包括我们自己。”经济学家华生说。
“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习近平总书记5月5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
新常态下,“创”是活力之源。
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的强大引领,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
“有一个竞争对手永远打不败,那就是发展趋势。”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说,新技术创新正在改变世界、改变产业。
新常态下,“进”是目标任务。
此时,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5年时间,前进的脚步一刻不能停歇。
进,更是一种主动作为的精神状态。
不唯GDP,不是不要GDP;既要正确看待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又要积极寻找提质升级的路径手段;既要避免不切实际的大干快上,也要避免胆小怕事的“为官不为”,更不能把新常态挂在嘴边、作为不干事的“挡箭牌”。
(四)抓牢新机遇
——用更广阔、更长远的眼光审视中国的发展坐标,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步入新常态后的中国经济前景广阔
2015年春天,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朋友圈”澎湃激荡。
4月15日,来自五大洲的57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新常态,新作为。
综观我国发展内外大环境,难和险依然交织,但时和势总体有利。
光荣与梦想,因为决策者的担当显得更加厚重,也更值得憧憬。
进入新常态,是一个原有平衡被打破,重新寻找和建立新平衡的过程。
共和国的决策者引领着经济健康持续前行,中国的发展呈现全新格局——
速度上看,尽管经济增速降了一个台阶,但速度依然不低。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相当可观,集聚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增长都达不到的。
结构上看,国内消费贡献度上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持续攀升。
巨笔如椽,中国经济新版图正徐徐展开——
如两条靓丽的纽带,“一带一路”战略串联起亚洲与欧洲,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京津冀协同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长江经济带横亘东中西,形成沿海和内地良好互动。
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正是新常态下应对全球新格局、破解发展新难题的必然选择——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近7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仍低于预期,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加深,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
独阴不成,独阳不生。
“中国经济已经是世界的‘万吨巨轮’。”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一方面不可避免受制于国际规则,另一方面也在世界经济秩序重塑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数十年跨越式积累发展的中国力量,正在展现全新气度——
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更多中国装备、中国制造、中国资金、中国技术扬帆出海。
更重要的是,有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成功经验,有一批历经风雨洗礼的企业家,有亿万勤劳智慧的劳动者,有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的强大活力——这些都是中国经济不竭的动力之源,信心所在。
明道若昧,笃行致远。
面对新常态,需要一颗平常之心,保持战略定力,专心办好自己的事。
面对新常态,需要培植创新力量,让勇气和智慧的天地更加宽广。
面对新常态,需要勇于担当的作为,看准目标干到底。
此时此刻,我们正处在开创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咬紧牙关挺过调整期,今后的步伐就会更加稳健;奋发有为突破瓶颈期,未来的空间就会更加广阔。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张宿堂、张旭东、安蓓、何雨欣、林晖)
(责任编辑:魏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