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的融资难、融资贵,首先要解决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刚性的问题。中长期来看,只有用改革的办法使财务约束硬化、打破刚性兑付,实际利率和融资成本的下行才会更加明显。下一步央行仍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继续引导实际利率逐步下行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握好度,注意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自去年底以来,货币政策在数量和价格上频频发力,综合运用降息、降准、公开市场回购利率、MLF、PSL等多种工具,引导利率下行,但实体经济仍然喊渴。下一步,要疏通传导渠道,解决“肠梗阻”问题,引导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还需要什么样的政策配合?
无风险利率持续回落
央行实施了降准、降息等操作之后,企业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今年3月末,企业融资成本为6.83%,比上年末下降12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下降50个基点。但同期生产者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较大,为-4.6%。这意味着扣除价格因素,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仍然较高。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前期无风险利率偏高。一季度银行间市场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高达4.35%,远高于去年四季度的3.56%和去年同期的4.04%。
较高的无风险利率导致银行负债水平提升,压制了银行调降贷款利率的动力。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钟正生分析认为,面对当前的融资难、融资贵,首先要解决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刚性的问题。如果负债成本不见下行,在银行盈利压力加大、信用风险攀升之际,要求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并进一步下调贷款利率确实有点勉为其难。
4月初以来,短端无风险利率开始出现积极变化,7天回购利率从4%大幅回落约200个基点。5月14日,银行间市场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首次跌破2%,为近4年半来的新低。显示降息、降准、MLF货币政策调整效果开始显现。
梁红认为,短端无风险利率大幅回落,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利。假以时日,资金利率的回落将向中长端利率和实体经济利率传导。预计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将在2015年二季度末下降至6%以下,2015年下半年可能处于5.5%至6%区间。
改善疏通传导机制
近期,央行通过多种政策工具释放流动性,增加银行可贷资金,但政策效果能否充分显现,传导渠道能否更加畅通,还要看改革措施能否同时发力。
央行已经不止一次在报告中提到“财务软约束”、“刚性兑付”对实际利率的影响。在5月8日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再次指出,“软约束主体较快扩张、刚性兑付等都可能是造成需求过快扩张的重要原因。”
从中长期来看,只有用改革的办法使财务约束硬化、打破刚性兑付,实际利率和融资成本的下行才会更加明显。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在增速换挡期,依然有财务软约束的市场主体,借助隐性担保,继续增加杠杆率、负债率,占用大量信贷资源。如果没有强改革改变刚性兑付和“财务软约束”,单纯的宽松只会使结构扭曲固化,使旧增长模式死灰复燃。因此,“强力改革”与“适度货币”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嘉实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李燕表示,目前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已经带动短端利率下行,但对企业融资成本的传导还不够,下一步市场依然期待看到“刚性兑付”被打破。应该说,在严守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允许个别不涉及“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债务出现违约,对修正扭曲的信用风险市场定价是有好处的。可以让信用风险真正体现在资金价格中,从而引导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改善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
融资渠道适度多元
下一阶段,在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企业债务率过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为防止企业融资条件被动收紧,货币政策依然要保持松紧适度,同时,解决实体经济融资困难,降低资金成本,还要使融资渠道更加多元。
5月10日,央行采取了降息措施。业内人士预计,下一步央行仍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继续引导实际利率逐步下行。钟正生认为,这次降息后,除了常规工具的使用,央行会更加重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一季度央行对国家开发银行拨付抵押补充贷款资金1318亿元,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3347亿元。这些措施表明,央行还会更多地采用定向工具来调节基础货币和实现定向调控,以实现更好的政策传导效果。
同时,由于社会融资存在一定的融资缺口,继续发展直接融资,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也是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措施。业内人士认为,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将带动债券收益率的下行,这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对贷款的依赖也会相应有所下降。
梁红表示,目前融资方面另一个积极变化是股票市场融资开始活跃。最新数据显示,股票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逐渐提升,4月股票融资597亿元,占比为5.6%,高于一季度的3.9%。
业内人士分析,解决实体融资的问题,单纯依靠银行体系的融资能力很难短期内达到效果,根据前4个月社会融资规模计算,全年尚有约2万亿元的融资缺口。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股票直接融资填补缺口、降低融资成本将得到更多重视。(经济日报记者 张 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