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1
“要是晚点明白那个错误就好了”
股民:小迷糊 股龄:10天
周二例会开始前,听了同事们讨论了近2个月的除权、跳水、放量、阳线之后,我终于放弃再问“这回真是牛市吗”?一片红色的指数和同事们喜笑颜开的表情严重地刺激了我,那一刻,我忘记了所学多年的经济学知识,只想在花花绿绿的股票中,挑一个涨得快的。研究证券多年的王老师的眼珠还盯着大盘,声音飘向我:“想赚的快买转债啊,套利空间大大滴。”
转债就是可转换债券。当它所对标的股票价格上涨时,债券价格也会上涨,并且没有涨跌幅限制。此外,债券价格和股价之间还存在套利可能性。所以在牛市对标股价上扬时,债券的收益会更稳健。
“就买格力转债,我关注很久了,它是市场上唯一存在套利空间的。”格力转债的转股期是2015年6月25日至2019年12月24日,初始转股价格为20.90元。转债的报价以一张为单位,每张初始票面价格是100元,一手是10张。也就是说持有一张格力转债,可以在任意时候向对标股票换100/20.9元=4.78股股票。因此,格力转债的理论价格应该是对标股票价格的4.78倍。“现在格力电器股价为63,理论上格力转债的价格应该一定冲破300元,现在才200出头,这可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在同事们纷纷表示没听懂的目光中,我被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折服,果断下单。没想到刚持有了1天,就遇到了令新老股民都难忘的“5·28”大跳水。“不怕,理论值300呢。我和王老师互相鼓励。”
过了10分钟,王老师发来一条微信:“格力转债对标的是格力地产,不是格力电器。格力地产股价不到40,所以理论上的套利空间没有了,见好就收吧。”
崩溃!一个有着十几年股市经验的老股民和一个学了7年经济学的新股民,居然搞错了这只神奇的可转债的对标股票。那一刻,我怀疑的不是自己的眼神,而是脑子。
在一片绿色的5月28日,我跟着王老师果断卖出,看着一片绿色的屏幕,我们彼此宽慰,“还好发现的早,趁着盈利跑了。”
剧情总是急转直下,“5·28”后,格力转债价格飙涨,6月1日最高达到318元。“要是晚点明白那个错误就好了。”那一刻,我和王老师都很郁闷。
作为一个连股票都没研究明白的人,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再碰转债了。
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
特写2
“我简直是这轮牛市操作失败的典范”
股民:陈妍 实际股龄:半年
这是我经历的第一个牛市。虽然早在2008年就入市了,但我给自己的定位还是“新股民”。上一轮当股民的经历中,因为一入市就赶上熊市,一买股就被套,从来没有享受过赚钱乐趣,最后因为要买房选择了割肉离场。这轮A股牛市重启时,曾经痛苦的割肉经历,让我一直犹豫是否再度入市,直到沪指站上4000点,在“有同行20万炒股赚了500万”这样的传奇故事的不断刺激下,我才又把股票账户翻出来。
要说熊市留下的阴影实在太大了,我一直只敢持着较低的仓位,每天看着账户资金小规模增长,谨慎地“等一个调整”再加仓,奈何A股一路高歌猛进不给机会。5月27日那天,我痛定思痛,下决心满仓,然后,你知道的,第二天就结结实实地赶上了5月28日的大跌,眼看着自己几个月小心翼翼积攒的盈利在一天内损失一半,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好在股市又一步并作两步回调过来,并且在7年后重返了5000点,帮我重建了信心。
不过,满仓后我发现,股市的钱不好赚了。6月1日,A股再现250点巨震,中午时眼看着前期的盈利瞬间消失,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寒意,可是面对损失更惨重的好友,我只能给她也给自己打气“没事,跌了的总会涨回来”。那一天,我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最终克制住抛售股票的冲动,也等来了A股的反转。
痛苦地经历了5000点前大盘反复的震荡,我发现自己还不如那些小鲜肉股民呢——简直是这轮牛市操作失败的典范,狂涨时轻仓,震荡时满仓,对比着身边各种资金翻倍的亲朋,我至今的收益也不到10%。
“这一轮股市已经高位,逃顶很重要啊,担心的我都睡不着觉了,周六一早就醒了”,微信群里时不时有人跳出来提示风险。当巨震已经成为A股常态时,大家都感叹股票越来越难做了。但是这一次我已经打定主意不会做落跑的股民了,我打算再恶补一下股票知识,选定好股后就一直拿着,这轮牛市不会就这么轻易结束。
北京晨报记者 陈琼
新股民群像
从没想过要与熊市结缘
每一轮牛市都会催生这个群体的壮大,再壮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毫无准备,涌进来的目的只有一个:赚钱!周围的人赚钱了,某某因炒股发财了……他们理所当然地以为,来到这个市场就应该赚钱。
刚一入市的新股民最热衷于听消息,别人随便说出一只股票,新股民都会当成宝贝一样,要么加入自己的自选股,要么立刻就成为股东。对股市稍有追求的新股民还会去参加各种培训班,但80后、90后新股民却更愿意宅在家里加入股群,在各大股吧、QQ群、微信群中泡着。
新股民从来没想过要与熊市结缘,但每一轮牛市过后,留守在高位站岗的,有一半以上都是新股民。只有经历一轮熊市,并在熊市中仍不服输、继续奋战到底的“勇士”,才会最终破茧而出成为成熟的老股民。
但更多的新股民却是被动地等待着。他们中的一部分会在对股市彻底失去信心之时割肉离场,甚至发誓再也不当股民。还有一部分则在熊市中暂时忘记了股票是什么,一直到下一轮牛市,然后继续成为又一茬“新股民”。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