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短期两融余额料反复波动

2015年07月16日 07:45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数据显示,本周二市场更出现19.43亿元融资净流入,而当天沪综指回调1.16%,或许对于指数调整,融资客心态已经较为理性。不过信心重建需要时间,分析人士认为,不排除受市场整固影响,短期两融多空反复上演跷跷板剧情。

  近期股指重心逐渐企稳,两融资金心态随之安定,无论是每日融资 净流入还是融资净偿还金额,波动幅度都降至10亿元级别,相比此前A股大跌期间,沪深两市连续出现千亿元以上融资净偿还,可谓凤毛麟角。 数据显示,本周二市场更出现19.43亿元融资净流入,而当天沪综指回调1.16%,或许对于指数调整,融资客心态已经较为理性。不过信心重建需要时间,分析人士认为,不排除受市场整固影响,短期两融多空反复上演跷跷板剧情。

  市场再获融资净流入

  继7月10日出现大调整以来首次融资净流入,本周二两市再度获得19.43亿元融资净流入,由此当天市场融资余额小幅攀升至1.438万亿元。具体来看,本周二融资买入额为1573.55亿元,环比增长逾100亿元;融资偿还额为1554.12亿元,环比增长71.94亿元。虽然偿还金额上升迅速,但融资买入金额也大步向前,两融资金参与热情稳步回升。

  反映在数据上,一周来市场融资买入额已经从最低时的560.28亿元恢复到6月初期水平,融资偿还额呈V型走势,自2260.47亿元高位跳水至1295.06亿元,之后上扬,但绝对值仍处于3个月来中位水平附近。

  经历7月初期的断崖式下降,近期两融余额已经在1.44万亿元附近稳定下来,无论融资买入和融资偿还金额如何变动,市场每日净流入、净流出规模始终维持在10亿元级别,相较7月上旬连续千亿元以上的融资净偿还,市场悲观情绪已经开始转为中性,对两融存量而言,风险最大的时候已成过去,继续大幅出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市场降杠杆开始进入尾部阶段。

  就融券余额来看,本周二融券市场出现0.23亿元融券净偿还,使得两融余额从28.38亿元滑落至28.15亿元。融券客看多预期上行也佐证了上述观点。

  板块分化 “余震”待消化

  市场悲观情绪急速宣泄过后,上周四大盘触底反弹,对处于最敏感时刻的融资客带来极大心理安慰,新一轮做多“种子”由此播下。

  据相关数据,本周二行业融资情况进一步好转,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当天获得融资净流入的有13个, 银行 、非银金融、食品饮料、汽车板块金额居前,分别为24.16亿元、17.07亿元、6.34亿元和3.41亿元。而且就在前一天,银行、非银金融板块亦各自获得38.41亿元和11.93亿元融资净买入,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分析人士称,资金连续大幅净流入金融权重品种,暗示中期布局资金正在进入。

  反弹行情深入也带来大量解套盘和抄底获益盘,这些资金短线派发需求强烈,易对刚刚好转的A股格局带来掣肘,削弱指数上攻动力。据本周二数据,锁定利润苗头亦在滋长。如 公用事业 、计算机、家用电器、综合板块当天分别遭到8.05亿元、3.71亿元、3.47亿元和2.98亿元融资净流出。

  分析人士认为,板块分化、多空双方均存有主力阵营,双方火力不断格局下,预计短期两融余额数据或出现反复波动,系统性风险尽管不会出现,但受资金心态波动、大盘整固影响,降杠杆“余震”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彻底消化,建议融资客做好打持久战准备。


(责任编辑: 韦伟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两融余额大幅缩窄企稳在1.44万亿元      2015年07月16日
  • · 卡内余额呢?“被”买基金了!      2015年07月14日
  • · 谁还在用余额宝      2015年07月13日
  • · 两融余额下破1.5万亿元      2015年07月1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