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小麦市场机制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2015年08月04日 08:41    来源: 期货日报    

  有序、适量收储成为亮点

  

  A 新麦市场表现稳定

  7月中下旬,记者在江苏、河南、河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走访粮食企业时发现,往年常见的市场主体抬价争抢粮源的现象不见了,在很多临储小麦收购库点,前来售粮的粮食经纪人和贸易商有序地排队过磅、入库、结算。而在小商贩以及粮食经纪人设置的收粮点,记者看到农民售粮的小奔马车来往不断。

  河南濮阳国家粮食储备库业务主任韩敬轩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今年新麦收购最大的亮点是规范有序,收的好粮多,收购价格稳。

  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自2006年开始,政府在国内小麦市场实施了最低收购价政策,且自2006年至2014年,每年在新麦上市之前,政府均或多或少地调高当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与此同时,为了多收粮,政府还准许相关部门委托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进行最低价小麦收购。

  由于政策支持小麦价格逐年走高的态势明显,参与收购的市场主体众多,最终导致每年新麦上市后,各市场主体抬价争抢粮源,使得政府主导收购的小麦数量过多,并且将供市场正常流通的小麦也收购入库,而这又放大了政策支持价格的效应,让市场看涨后市的信心倍增。

  多年之后,国内小麦市场的“政策市”特征越来越明显,价格扭曲现象越来越严重,最低收购价小麦库存越来越大,小麦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一些受委托的收购主体收购的小麦质量较差,出库难,违背了政府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保护农民收益和稳定市场价格的初衷。

  今年新麦上市前,政府公布的最低小麦收购价和去年持平,小麦市场逢新麦上市必上调收购价的规律被打破了,市场看涨的心理得以改变。新麦上市后,很多市场主体持观望态度,市场一度预计将出现“农民卖粮难”现象。此时,相关政府部门和中储粮总公司及时启动了最低价小麦收购执行预案,积极发挥收购主渠道作用,不但稳定了市场价格,同时适时、适量地把市场多余的粮源掌握到了政府手中。

  “为了做到有序收购,相关政府部门和中储粮总公司及其各地分公司早在新麦上市前就做好了安排,不但对参与收购的主体严格筛选,而且还对收购资金的划转、结算、小麦质量的控制和最后的收购验收等进行严格了规定,收购库点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韩敬轩说,由于各委托收购库点都按规矩办事,按质按量收购,往年新麦上市后市场躁动不安的现象没有了,各收购主体互相抬价抢粮源的现象也没有了,整个新麦市场表现稳定。

  据记者了解,今年新麦上市至今,市场各主体一直保持着谨慎入市的心理,市场上除了中储粮系统的公司及其委托库点收购较为积极以外,其他市场主体是边收购边观望,一些市场主体还以销定购,像往年那样市场各主体不分新产小麦质量好坏,先抓粮后销售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更值得市场关注和反思的是,在往年的小麦收购中,市场最关心的问题是收购了多少小麦,看重的是手中有多少粮源、可以保证供应市场多长时间,而对收购的小麦质量,对过度收购对市场可能产生的伤害和种种影响等则考虑很少,加上一些收购主体贴钱抬价收购等,使得政府主导的小麦最低价收购很难做到有序、规范、适量,有效调控市场的目的自然也难以。

  而在今年的新麦收购中,市场更关注新麦的质量和有序、适量收购,让政策对市场的影响降到了较低水平,这十分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使得小麦市场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和新情况。

  B 由“政策市”向“市场市”转变

  “山东产的济南17吸水率高,现在的收购价仅在1.3元/斤左右,公司准备收购5000吨左右做贸易用。”江苏南京粮油贸易商强盛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在政府终止了逢新麦上市必提价的游戏规则,以及在中储粮等执行小麦最低价收购政策的市场主体较好地落实了各项政策实施细则以后,小麦市场的“政策市”特征不那么明显了,小麦市场的地区间价差、普麦与优麦的价差等又开始出现了。作为粮油贸易商,公司可以利用资金优势、信息优势、采购优势等为终端需求企业做些业务。

  政府主导的小麦收购数量虽然减少了,但市场并没有出现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并且以往因大量收储所造成的麦强面弱的市场异常现象也得以改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往国内小麦市场之所以“政策市”特征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政府主导下出现了过量收购。由于过量收购,市场所有的活动都要围绕政策来运行,而今年在小麦市场出现有序、适量收购后,市场有可供流通的粮源,需求企业采购选择的渠道多了,加之“政策市”影响减弱,一些市场主体也敢于利用市场机会做交易了,如一些贸易商利用资金优势已经收购并囤积了很多优质小麦,一些贸易商还与制粉企业等合作收购并囤积了普通小麦。如此一来,小麦市场机制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强盛告诉记者,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以后,市场活动就要由市场规则来决定。为什么今年收购的新麦质量好?主要原因是没有了抬价抢购,从农民到小商贩,到贸易商,直至各委托收购库点,都很重视质量把关。

  从当前国内小麦主产区的市场收购价来看,江苏、湖北、安徽等南方产区的收购价偏低,大部分地区的粮库新产小麦收购价在1.20—1.21元/斤,河南北部、山东、河北等北方产区的收购价偏高一些,但最高价并没有超过政府公布的托市收购价,当前的市场主流价格在1.21—1.22元/斤,小麦市场价格整体平稳。

  河南雪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庆生告诉记者,小麦市场持续多年存在的麦强面弱格局自今年新麦上市以来不断得到改善,麦、面价格本末倒置的怪现象估计很快也会消失。

  “前几年,小麦收购和销售价格主要由政府说了算,但面粉价格是放开的,是市场说了算,这造成小麦和面粉价格涨跌不同步,很多时候出现了麦涨面跌的现象,市场价格传导机制失灵。”杨庆生说,在这种情况下,制粉行业出现了生存问题,如今麦强面弱的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对于制粉行业而言是一个大好事,也有利于小麦产业的稳定发展。

  对于种粮农民来说,种品质较好的小麦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以往年份,在小麦最低收购价逐年提高的背景下,农民更乐于种植高产的普通小麦,对小麦市场供需情况很少考虑,当前在普麦价格失去政策支撑之后,其长期走弱的态势较为明显,而优质小麦由于供应不足和需求旺盛则表现较强,当前很多产区优质小麦价格高出普通小麦价格400元/吨左右。受此刺激,在新的作物年度,农民将更多地选择种植优质小麦,这十分有利于小麦种植结构的调整,也将减少我国对进口高品质小麦的依赖度,降低制粉企业和食品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

  “在过去,粮食企业收购小麦更注重‘要量保供应’,简单地说,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实际上仅是在小麦数量上实现了供应方面的安全。但由于收购的小麦质量差,造成一些小麦可能无法形成有效的供应粮源,加之这种收购模式引导的农民种植小麦粗放化、单一化等,最终反而不利于国内小麦产业的发展,更谈不上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山东济宁粮库业务经理王映忠认为,现在粮食企业在进行小麦收购时更注重“重质保安全”,即比较重视小麦质量,注重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注重给市场留出足够的运行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小麦产业发展才会步入良性运行轨道,我国粮食供应和安全才更有保障。

  C 郑麦期市活跃可期

  受国内小麦现货市场交易日益活跃的刺激,郑麦期市自新麦上市后也逐渐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虽然当前郑麦期市持仓量和成交量仍比较小,但正在奠定日趋活跃的基础。

  王映忠告诉记者,过去郑麦期市交易十分红火,但自小麦市场变为“政策市”以后,市场价格的上下空间均没有了,产区天气的好坏、小麦产量的增减、市场需求的大小等均不能对价格形成影响。

  目前,小麦市场的“政策市”特征正在减弱,加之国内现货优质小麦市场价格涨跌波幅较大,以及郑商所顺应市场需求修改了一些强麦交易制度等,未来郑麦期市再度活跃可期。

  据记者了解,郑麦期市曾一度引导我国小麦主产区出现了“期货+订单”的种植新模式,同时给广大小麦贸易商、收储企业、制粉企业、政府决策部门等提供了很好的经营、决策信息和依据。

  市场预期,随着小麦收储有序、适量态势的延续,小麦市场机制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小麦期现货市场的交易将日趋活跃,期现货市场也将互相融合,从而将更好地促进我国小麦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 蔡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