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基建投资将加码 万亿专项债待发?

2015年08月07日 06:59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王辛夷

  中国经济前进的脚步正在放慢,各种稳增长措施不断为引擎添加燃料,而近期最热门的燃料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管齐下的专项金融债券。

  据路透社报道,为遏制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中国将启动新一批基建投资项目,资金将来源于开发性金融机构发行的逾万亿元长期专项金融债券。该类债券将分批发行,首批最快将于一个月左右推向市场。

  据中金公司8月6日发布的报告,第一批债券发行规模3000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发行2000亿元,农业发展银行发行1000亿元。考虑到杠杆,料能带来3000亿到9000亿元的投资,相当于2015年GDP的0.4%到1.3%。

  华创证券宏观策略研究主管牛播坤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财政腾挪空间逼仄的情况下,借助政策性银行,曲线支持基建投资,可能继续成为今年财政与货币互动的保留节目。

  曲线支持基建投资

  “稳增长的关键仍是稳投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重大项目在各地拉动经济增长组合拳中仍是核心招数。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从今年一月至今,发改委已批复项目达41个,涉及投资近7000亿元。

  在各种项目中,基础设施投资在上半年增长了19.1%,高于整体增速7.7个百分点。另据国家发改委披露的数据,上半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合计约1万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元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4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地位,各类微刺激政策全面加码,主要是在6大领域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力求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并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在各地经济增速下降的同时,地方财政收入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增速下降甚至减少。相较于GDP和工业,财政收入的萎缩更猛烈,多个省份甚至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7.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财政收入乏力将导致地方财政支持的许多基建项目可能最终无法落地。”牛播坤说,借助政策性银行,曲线支持基建投资,可能继续成为今年财政与货币互动的保留节目。

  首批3000亿低于预期

  市场上关于专项债券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消息流传甚广,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媒体披露的首批3000亿规模远低于市场此前预期。

  根据路透社援引中金公司发布的信息,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两家政策性银行,将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定向发行1万亿到1.5万亿元专项建设债券。募集的资金将以0.5%到1%的年利率成本作为资本金借给存量和新的投资项目。

  同时,财政部将对债券进行贴息,以补偿专项债券收益率与资本金之利差的90%。

  牛播坤认为,借道政策性银行的发力,一个潜在的好处就是可以规避公共财政上比如赤字率的约束。而且,此次中央财政按照专项建设债券的90%给予贴息,也会有利于压低基建项目的融资成本,这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大方向也是一致的。

  中金公司报告认为,新的基础设施投资或将集中在“人均资本存量不足”的5个领域,城市化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高端制造业和电信基础设施升级,环保领域以及农业水利。

  此外,中金公司认为,与2009年相比,政府或将更加强调新项目的投资效率。

  国家发改委此前曾明确指出,新投资项目的筛选应该本着“看得准、有回报、不新增过剩产能、不重复建设、不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则。中金公司认为,如果这些原则得到切实贯彻,将有望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并降低对总体通胀的影响。

  牛播坤分析,与2008年相比,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异来自于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变化及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恶化。2015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并没有同步加杠杆、银行也异常谨慎,因此基建发力只能寄望中央政府直接发力,但其显然不足以对冲地方政府的紧缩效应。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