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人民币不会形成持续贬值趋势

2015年08月12日 07:11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王俊岭

  

  11日上午,央行对外发布消息,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央行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受此消息影响,人民币汇率出现相应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298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1136个基点,为历史最大单日降幅。

  为什么要进行这一改革?为何选择在此时开启?人民币接下来怎么走?专家指出,在外需疲软与美元一枝独秀的背景下,当前人民币汇价有较强的向下修正需求,及时、适度的调整很有必要。不过,这不等于人民币会出现趋势性贬值,未来人民币双向宽幅波动将是大概率事件。

  1

  时机成熟主动调整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在6.18—6.22附近波澜不惊。不过,随着央行主动调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让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提供的报价主要参考上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收盘汇率,并结合国际汇率及外汇供求进行微调,人民币对其它主要货币也相应调整。截至发稿,最新汇率稳定在6.3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一带。那么,之前的宁静为何在此时被打破呢?

  据了解,汇率中间价是现汇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平均值,是收盘价的一种,对外汇市场定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央行新闻发言人解释,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基准汇率,对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汇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段时间以来,中间价偏离市场汇率幅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从而影响了其市场的基准地位和权威性。该发言人说,优化做市商报价,有利于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扩大市场汇率的实际运行空间,更好地发挥汇率对外汇供求的调节作用。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今年二季度以来,人民币中间价基本盯住美元导致人民币跟随美元出现了被动升值,而在当前外需不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人民币中间价自身缺乏弹性就使得人民币即期汇率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因此,此时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仅及时,还非常必要。

  2

  “新政”不会开启贬值空间

  这次改革会否开启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多位专家强调,不应把短期调整与长期趋势混为一谈。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调整虽导致中间价明显贬值,但这只是一次性的。连平表示,尽管市场存在贬值预期,但由于每日汇率波幅限制还在,加上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际收支依然顺差,人民币并不会形成持续贬值的趋势。

  “一方面,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业订单被其它发展中国家分流,外贸环境不佳,制约了人民币的市场需求,因此其短期有贬值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则恢复得不错,美元在加息预期下升值也较快,相比之下,人民币显然不宜把美元盯得太紧,却忽视了与其它币种的平衡。”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焕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对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作出解读:这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变化,主要目的是解决过去一段时间中间价与市场汇率持续偏离的问题。此项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及其基准性。今天的中间价与昨天的中间价相比,出现近2%的贬值,主要原因是今天中间价与昨日收盘价之间的差价的大幅收窄。对于此次完善报价所带来的一次性的调整,不应该被解读为人民币将出现趋势性贬值。

  3

  人民币“含金量”仍足

  对于下一步汇率政策的安排,前述发言人表示,未来的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更大程度地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与此同时,还将推动外汇市场对外开放,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引入合格境外主体,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此外,还要根据当时形势,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一种货币的价值与国际地位取决于其母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按购买力衡量已达到第一。未来10年,中国不仅将在出口领域保持领先,还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张焕波预计,人民币下半年双向宽幅波动的可能性很大,长远看,则仍将在中国经济强有力的支持之下而“含金量”十足。

  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经济发展质量亦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这一中长期的历史趋势不会改变。“将人民币汇价的短期调整视为国际化阻碍显然是错误的逻辑。事实上,短期、充分的波动恰恰反映了人民币具有充分的市场弹性,这对于很多国际化货币而言都是一种更健康的标志。”张焕波说。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