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杠杆股基迎来下折潮

2015年08月25日 07:07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受海外股市暴跌的影响,A股昨日也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急跌,而这对于本就处于下折边缘的众多杠杆基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集思录网站估算,仅昨日一天,约有9只杠杆股基可能因为跟踪指数的暴跌而被迫下折。这样,包括上周五已经触发下折的证券B级,短短两个交易日就有可能多达10只杠杆股基触发下折。需要引起投资者重视的是,除了上述有可能以及触发下折的杠杆股基外,尚有超过20只杠杆股基正处于下折的“警戒线”附近——假如其跟踪的指数再下跌10%以内,它们就将纷纷触发下折条款。

  “双刃剑”的另一面

  在去年底至今年上半年的牛市中,杠杆股基因为具有放大杠杆的效果,其涨幅并不亚于众多知名牛股,因此得到众多投资者的追捧。但随着市场6月以来的频频下跌,放大杠杆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风险的成倍放大,令杠杆股基的净值跌幅远超其跟踪指数的跌幅,并迅速逼近下折的警戒线,让盲目跟风的投资者面临着巨额亏损的风险。

  所谓杠杆股基下折,指的是当杠杆股基的净值低于某一约定值,杠杆股基,即分级基金的B份额,将与分级基金的A份额(即约定固定收益的低风险份额)一起进行不定期份额折算,目前,大多数杠杆股基下折的触发点为净值跌破0.25元。而折算后,杠杆股基将通过合并份额,实现净值回归1元,相应地,分级基金A份额也将净值回归1元,超过1元的收益折算为母基金分配给持有者。

  单纯从净值变化来算,杠杆股基的下折并不会给持有人带来损失,只是从形式上改变了持有的份额数量。但由于牛市赚钱效应刺激了杠杆股基的投机行为,导致大量杠杆股基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相较于其净值有较大的溢价,而在杠杆股基进行下折后,这类溢价将被强制性消失。在二级市场买入杠杆股基的投资者,其最大的损失部分,便是由这种溢价的突然消失导致的买入价与净值之间的巨大亏损。

  需要引起投资者警惕的是,虽然溢价是杠杆股基触发下折后的致命杀手,但综观目前已经触发下折或逼近下折“警戒线”的杠杆股基,其溢价率却普遍偏高,其风险不言而喻。以已经触发下折的证券B级为例,根据集思录网站的估算,在昨日指数暴跌之后,即便该杠杆股基昨日跌停,其溢价率仍高达约169%左右,若是前两个交易日买入该杠杆股基,潜在的亏损幅度更是惊人。

  创设产品莫跟风

  杠杆股基下折带来的巨额隐形亏损,让很多投资者措手不及,市场对于分级基金制度的指责也铺天盖地。有鉴于此,监管层日前表示,暂停分级基金产品的审批。

  不过,在业内人士眼里,分级基金作为基金行业的一种创新,其产品设计本身无可厚非,也确实为部分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工具。在近期的下跌过程中引发如此大风波,其关键并不在于分级基金产品自身,而在于去年以来基金行业对该类产品的盲目扩张。

  上海某分级基金的基金经理就向记者表示,从风险角度而言,分级基金的B份额,即俗称的杠杆基金,其风险大大低于期权、股指期货等衍生品,而且通过设计多种交易模式,投资者可以自己控制相应的风险。例如,在杠杆股基逼近下折的时候,可以买入同等份额的A,进行合并后变成母基金,此时需承担的,只是母基金净值随跟踪指数波动的风险。

  “但糟糕的是,在投资者热衷于杠杆基金的背景下,基金行业的老毛病又犯了,一哄而上,只顾着顺应潮流扩张规模,无视同质化产品的恶性竞争,无视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和风险控制。结果,市场一下跌,本来正常的一个产品设计,却被放大成为一个‘罂粟花’。”该基金经理说,“监管层暂停此类产品审批,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应当建立此类衍生工具的准入制度,没有运营此类产品能力的基金公司,就不应该发行分级基金。”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