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避险资金获利回吐 国债期货短期仍可逢低做多

2015年08月29日 08:20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刘 琪

  本周股市再度调整,国债期货周一在避险资金推动下震荡走高,并在周四迎来大幅上涨。当日,国债期货5年期主力合约TF1512和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T1512收盘价格涨幅分别为0.36%、0.44%。

  对此,一位期货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债期货属于利率期货的一种,对货币政策比较敏感,政策将直接影响国债期货价格。“近期市场资金流动性扩大,资金面回暖,加上周四受到央行逆回购利率调低影响,都推动了国债期货的连续性上涨。”

  昨日,国债期货5年期主力合约TF1512收盘报98.95元,跌幅0.13%;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T1512收盘报96.255元,跌幅0.07%。合约价格回落,结束了本周连续上涨行情。瑞达期货认为,主要是由于前期持续上涨,获利盘回吐。

  对于国债期货后期走势,格林大华期货认为,“债市后市预计将会到有基本面主导的行情,目前的国债期货还未完全反应降息降准的利多,向上仍有空间。操作上,操持多头思路不变。

  前四日震荡上行

  周五获利回吐

  据安华期货月报指出,今年8月国债期货总体表现低迷,以窄幅震荡走势为主。五年期和十年期品种均在8月中旬完成移仓换月,主力合约均从9月份合约换成了12月份合约。国债期货交易规则方面出现一些变化,五年期国债期货的可交割券期限范围从4年-7年变为4年-5.25年;国债期货涨跌停板幅度从±1.5%变为±1.2%,交易所收取的保证金比例从1.5%变为1.2%。

  不过受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本周行情在震荡中走高,于周五有所回落。具体来看,周一受A股大幅回调影响,国债期货震荡上行,截至收盘,国债期货5年期主力合约TF1512报收98.56元,涨幅0.24%;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T1512合约报收95.785元,涨幅0.28%。周二、周三持续震荡小幅上行,周四受央行逆回购利率调低的影响,国债期货大幅上涨,截至收盘,国债期货5年期主力合约TF1512合约报收99.13元,价格涨幅0.36%;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T1512合约报收96.40元,涨幅0.44%。据悉,周四央行发布公告,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1500亿元7天逆回购炒作,中标率下降至2.35%,而周二央行已经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过一轮15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5%。

  昨日,国债期货5年期主力合约TF1512收盘报98.95元,跌幅0.13%;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T1512收盘报96.255元,跌幅0.07%。对于昨日的下跌,瑞达期货认为,主要是由于前期持续上涨,获利盘回吐。股市已趋向稳定,市场风险偏好性增强,避险资金有所撤离,截止周五下午四点,国债基准收益率小幅波动偏下跌,1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幅为0.80个、1.35个基点,5年期、7年期国债收益率跌幅为7.25个、6.80基点。

  操作可逢低做多

  仓位需要控制

  从昨日中金所盘后公布的持仓情况来看,国债期货5年期主力合约TF1512成交量前20席成交量为5819手,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08手;多头前20席位加多151手至11376手,空头前20席位减空14手至11224手。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T1512前20席位成交量为7159手,比上一交易日增加1244手;多头前20席位加多116手至13105手,空头前20席位加空118手13690手。

  虽然两合约较前一交易日有所下挫,但是对于国债期货后期走势,格林大华期货认为,“债市后市预计将会到有基本面主导的行情,目前的国债期货还未完全反应降息降准的利多,向上仍有空间。操作上,操持多头思路不变。

  南华期货认为,央行降准降息后又以SLO、公开市场逆回购方式投放流动性,资金面预期愈发乐观,IRS(利率互换)下行明显;但因融资难度改善不多,人民币续贬增添资本外流忧虑,机构做多现券动力暂不强。“央行密集动作显示货币政策已处于宽松通道、资金面应不会收紧,债市作为安全资产仍整体向好,收益率几无上行风险。”银行间市场主要回购利率小幅续降,但资金供给仍未见明显缓和。尽管央行近两日以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逆回购连续大量投放,但对资金面缓解效果暂有限,流动性实质缓和可能仍要等到下周降准实施后。“目前市场主要资金供给仍有赖国开行,而为遏制贬值压力短期内央行料仍需在汇市干预,人民币流动性未来依然面临不小考验。期债继续上行,这个位置震荡概率增大。”

  在具体操作上,前述业内人士建议,“短期来看仍将持续震荡格局,投资者可以进行短期观望,密切关注资金面的变化,操作上可以逢低做多、轻仓买入。”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