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歆
“一面按照5%左右的利率贷款,一面拿着闲钱买收益率达到6%的理财产品,房企真是‘城会玩’了”,网友如此调侃中报显露出来的部分上市房企大手笔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现象。
“在银行与房企的紧密关系中,人们通常能看到的是银行处于借出端、房企处于借入端,但实际上经常有大额现金流进出的房企一直是银行努力争取的‘金主’”,一位资深专业并购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从上市银行中报数据来看,房企确实精于算计,上半年购买的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大多在5%-6%之间(保本浮动收益型),可以说不仅跑赢了同期保本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均值,甚至有可能跑赢银行同期对于上市房企的的贷款利率。
房企钟情理财
在上市房企今年的中报中,“理财”似乎成为了一个通用词。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大龙地产今年上半年有8款理财产品到期,兑付本金合计11.5亿元,资金来源为闲置自有资金,合作涉及5家银行的北京分行,且其中5款产品是今年上半年购买的。
据《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上市房企中报不完全统计,上半年有约20家房企大手笔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例如,三湘股份今年上半年有两笔理财收益落袋,合计收回本金12.5亿元,资金属性同样为自有;荣安地产今年上半年6次出手购买理财产品,每次出手5000万元;金融街今年上半年8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金地集团报告期内14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本金累计超过15亿元……
事实上,三季度以来,上市房企的投资理财活动也未有丝毫停歇。日前,外高桥斥资5500万元,购买了一款期结构性存款产品;荣安地产7月29日董事会审议通过了《 关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议案》,同意公司(包括公司控股子公司) 在保证日常经营运作资金需求、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利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投资额度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投资的品种为保本型低风险理财产品,单笔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
划算的交易
对于房企热衷理财的原因,地产界人士和金融从业者的解读并不相同。
在地产界人士眼中,这是上市房企拿不到地导致的资金被动闲置。有媒体援引房企人士分析称,“土地价格的飙升、开发门槛迅速抬高,使得一部分中小房企面临尴尬境地,特别是在一线市场,拿地似乎已经只面向大型房企”,“很多中小房企都是这样,手里有点钱,但在公开市场又不够拿地,二级市场拿项目又找不到合适的,只能先买理财产品”。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不仅是中小房企选择闲置资金理财,部分大型房企同样有此爱好。中国建筑今年5月份和6月份,分别与4家银行合作并购买理财产品,理财本金累计11亿元,此外该公司还向11家公司委托贷款,截至今年6月末,该公司对外委托贷款总额37.5亿元。
“上市房企原本也经常会有流动资金在银行以活期存款或短期定期存款的方式进出,这其实是银行可以低成本获得的大额存款,但是理财产品和互联网金融产品兴起后,很多房企开始进行主动的现金管理,银行的揽储成本上升,而房企的财务成本下降”,银行界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是房企财务管理的手法,并不是无钱买地或有钱花不出去。”
本报记者发现,房企闲置资金理财的“性价比”确实非常高。以中国建筑为例,该公司6月15日购买的理财产品协议约定的年化收益率为6%,当时的LPR(贷款基础利率,是基于报价行自主报出的最优贷款利率计算并发布的贷款市场参考利率)仅在5%左右,而作为大型央企且信用良好的中国建筑很可能是符合最优贷款条件的客户。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建筑,多家大中型房企购买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能够超过或接近同时期的LPR,也就是说,对于优质上市房企而言,合理利用银行授信的同时,将闲置资金投入理财是笔划算的买卖,且还能大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何况,房企在选择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以甲方的强势地位选择银行,还有利于今后低门槛、低价格的申请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