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8月外储减少由多因素共同作用

2015年09月09日 07:10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张忱

  央行新闻发言人回应有关热点问题表示

  8月外储减少由多因素共同作用

  强调对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不是资本管制

  经济日报北京9月8日讯 (记者 张忱)外汇储备8月下降了939亿美元,8月底外汇储备余额为3.56万亿美元。对此,今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外储8月单月变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外汇储备充裕,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未来外汇储备有所增减也是正常的。

  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从外汇储备8月份单月变动情况看,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央行在外汇市场进行操作,向市场提供外汇流动性;二是外汇储备委托贷款项目在8月份进行了一些资金提款;三是8月份国际市场一些主要金融资产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调。上述金额从外汇储备中作了相应扣减。

  央行发言人提出,其中前两项外汇储备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境内其他主体持有外汇资产的增加:一方面企业和个人外汇存款持续增加,其中8月份较7月份又增加了270亿美元;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也十分充裕。其他境内主体持有外汇资产的增加意味着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更加丰富,这是我国“藏汇于民”战略的体现,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央行发言人强调,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经常账户还会保持顺差。

  近日,央行要求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央行新闻发言人今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推出该措施的目的是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防范宏观金融风险;该项措施属于非歧视性、价格型的逆周期调节,不属于资本管制。

  央行新闻发言人强调,此次对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并未对企业参与外汇远期、期权、掉期交易设置规模限制,也没有逐笔审批要求,更没有禁止企业开展这类交易,显然不属于资本管制,也非行政措施,而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一部分。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含期权和掉期)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相当于让银行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亏损而计提风险准备,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属于非歧视性、价格型的逆周期调节,是对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完善。

  央行新闻发言人具体解释对银行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的原因时表示,远期售汇业务是银行对企业提供的一种汇率避险衍生产品。企业通过远期购汇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未来汇率风险,但由于企业并不立刻购汇,而银行相应需要在即期市场购入外汇,这会影响即期汇率,进而又会影响企业的远期购汇行为。这种顺周期行为易演变成“羊群效应”,影响市场秩序。2015年8月银行代客远期售汇签约额约为1月至7月平均水平的3倍,说明其中有投机交易。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未来可能出现比较集中的企业平仓亏损或者违约情况,增大银行的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因此,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利于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防范宏观金融风险。

  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与其他经济体的措施相比,人民银行的最新措施旨在增加外汇投机成本,并未设置外汇衍生品交易的数量上限,更加注重体现市场化的方向。该项措施对于有实需套保需求的企业而言,影响并不大:外汇风险准备金由金融机构交存,企业可按现有规定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远期结售汇作为企业套期保值工具的性质不变。为满足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的要求,银行会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对于有实际套保需求的企业而言,影响并不大。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