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主任李稻葵。 中新社发 富田 摄
中新社大连9月11日电 “新汇改”后,人民币将走向何方?其国际化前景如何?在此间召开的大连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与会人士认为,当前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正日渐提升,应继续争取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中国人民银行8月11日宣布,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随后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出现的波动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普遍关注。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看来,首先应该承认这次改革的进步,“中国央行此次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在于,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市场决定人民币中间价设定。所以从变动本身来看,是非常重要且显著的一步。”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主任李稻葵则指出,央行这一时机和道理上均符合逻辑的举措,却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出乎意料的反应,究其原因在于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正逐渐提升,“如今人民币已成为‘准国际货币’,其汇率稍有波动,周边国家货币就随之贬值,发达国家则跟着声称中国经济出现问题。”
李稻葵进一步表示,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改革,尤其是金融改革必须考虑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不管这个认知是对还是错。”
在此情况下,人民币未来走向如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热议的焦点。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日在论坛上回答外企代表提问时便明确表示,人民币汇率小幅回调以后,目前已基本保持稳定,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我相信人民币会保持强劲。”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金融体系”行动倡议主席、瑞典前财长安德斯·博格(Anders Borg)对人民币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他直言,当前并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根本性理由,中国亦无根本性理由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增加出口,因此“在中国经济结构整体健康的前提下,长期而言人民币将保持健康发展”。
在黄益平看来,市场其实无需过多考虑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原因之一是中国央行2005年后执行所谓参照一揽子货币管理的浮动,但10年后我们发现还是美元(占主导地位);第二则是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幅度并不大。”
今年下半年,人民币将迎来其国际化道路上的重要一步。届时IMF将针对SDR进行五年一次的评审,人民币有望被纳入国际主要储备货币行列。
对此李稻葵表示,由于SDR被视作国际主要货币的价值一揽子标志,所以从理念上来看,中国理应加入,“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拥有大量储蓄和较大金融规模资产,没有中国加入的SDR不是真正的SDR。”
安德斯·博格亦指出,人民币加入SDR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但他同时提醒,此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中国会否继续推动改革以确保满足其准入条件。
“为什么我们愿意向人民币进行投资?是因为它的价值。”日本庆应大学政策管理学院教授竹中平藏同样看好中国加入SDR的前景。他表示,将人民币纳入SDR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发展,这是市场预期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