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跷跷板效应”难抵基本面影响
记者 王姣
虽9月加息预期落空,但美联储数位官员的讲话令年内加息预期再度迅速升温,美元指数也在一夜之间重新回到两周高位。
美元一枝独秀横扫全球资本市场,大宗商品走势因此备受打压。隔夜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多个品种再创阶段新低,国内商品市场昨日也绿肥红瘦,包括沪铜、焦煤、沪银、铁矿石在内的期货价格跌幅皆超过1.5%。
美元与大宗商品的跷跷板效应是否将继续演绎?对此,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从美国经济情况看,并不能排除美联储年内加息的可能,美元的强势周期依然存在,但导致此次商品市场集体走弱的主因可能不是美元走强,而是基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美元和商品跷跷板效应目前可能只是辅助性的利空。
美元强势周期不改
美联储上周维持利率不变,市场曾一度对美元丧失信心,但在多位美联储官员的力挺下,美联储年内加息的预期再度迅速升温,美元指数也从94.063点低位强力拉升至96点以上,目前最高触及96.484点,创8月20日以来的高位。
据悉,在上周五决议公布后,目前已经有旧金山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洛克哈特以及投票反对维持利率不变的里奇蒙德联储主席莱克等四位美联储官员发表了鹰派讲话支持年内加息,这使市场对于美联储在10月或12月会议上加息的希望重新燃起。
混沌天成期货研究员孙永刚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全球各国经济的表现来看,美国依然是最优的一个。虽然9月并未加息,但是从市场各界的纠结可以出来,美国本身已经具备了加息条件,只是外部环境有一定的制约,美元强势周期依然存在。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也认为,美元指数强势归来,很大可能是主要经济体的相对强弱和货币政策走向带来预期反映。尽管美联储9月份美元加息,但是这并不排除年内美联储加息的可能。从主要经济体表现来看,美国经济表现依旧相对较好,而市场预计欧洲经济要维持稳定,必须要弱势欧元,这意味着欧洲央行可能不得不扩大QE,这意味着美元还存在相对强势的理由。
北京新工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宏观策略研究员张静静补充称,在9月美联储不加息的决定公布后,市场的第一反应是欧洲央行可能要在10月推动QE2,而此前日本央行于10月扩大宽松政策一事也被看好。无论两大央行扩大宽松力度的动机何来,其结果都会在压低本币的同时倒推美元升值。
“短期美元指数是否持续走强以及上行速率的关键在于大众事件的发展和地缘政治问题的发酵,但多数情况下非系统性风险级别的黑天鹅事件对市场的影响不会持续太久。中期来看,10月欧日两大央行宽松力度加码预期对于强美元有很大支撑,而我们也非常看好美联储在12月加息,因此整个四季度美元的强势格局不会发生变化。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年底美元再见100点的概率很高,在即将到来的10月也有望冲上98点。”张静静说。
基本面主导商品走势
近期美元“王者归来”的同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继续弱势格局。北京时间9月23日04:00,纽约11月原油期货价格收跌0.85美元,跌幅1.82%,报每桶45.83美元;COMEX主力12月黄金期货价格收跌8美元,跌幅0.7%,报每盎司1124.80美元,录得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跌。铜、锌、镍等商品也集体表现弱势。
昨日国内商品市场同样绿肥红瘦。其中沪铜1511合约以超过3%的跌幅领跌商品市场,焦煤1601、沪银1512、铁矿1601、沪锡1601合约跌幅分别为1.6%、1.58%、1.56%、1.02%,沪镍1601、焦炭1601合约的跌幅也都超过0.8%。
一般而言,美元指数与大宗商品价格存在跷跷板效应,因全球大宗商品贸易90%以上以美元标价,美元指数下跌意味着购买同样单位的商品需要支付更多的美元。不过孙永刚认为,目前大宗商品的去金融化已经比较明确了,美元的强势依然会对大宗商品产生一定的压制,但大宗商品的供求关系依然是制约价格上涨的最关键环节。
“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后,市场对于全球经济的担忧依然没有缓解,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担忧开始加剧,因此股市的波动性也必然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震动也会相应增大,而美元资产依然是市场最为青睐的,美元的上涨自然可以理解。”孙永刚说。
程小勇指出,美元和商品长期是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但短周期出现背离也是经常的。“美元重新走强可能是商品再次大幅下跌的原因之一,不过这时候商品再次下跌主因很大可能不是美元,而是基于对中国、新兴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更何况目前工业品供应端可能因部分企业财务恶化被迫抛售库存,而农产品供应端因美国补贴农业而需要对外输送过剩压力,因此美元和商品跷跷板效应目前很大可能不是商品大跌的主因,只是辅助性的利空因素。”
“在美元指数突破前高之前,商品也难以再创新低,未来一段时间内,已经处于极低价格水平的商品与美元指数的跷跷板关系可能不会时时体现。”张静静建议,投资者轻仓持有空单,以时间换空间耐心等待收获季节的再次到来。
(责任编辑: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