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央行降息是否导致财富缩水?专家:因果关系不直接

2015年10月29日 08:5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10月24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算下来,一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降至1.5%,如果与9月的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相减,出现了“负数”。

  中国是否进入“负利率”时代?居民存款会出现哪些变化?

  降息是否导致财富缩水

  所谓“负利率”是指实际CPI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两个月CPI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通货膨胀跑赢了具有基准意义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这意味着,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会有贬值的可能。

  这次降息后,一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仅为1.5%。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上浮的情况,10万元存一年定期,到期本息合计101500元。而刚刚公布的9月份CPI为1.6%,如果物价维持1.6%的上涨速度,那么今天用10万元可以买到的商品一年后就需要101600元。也就是说,如果通过存款的方式放在银行,居民的财富缩水了100元。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这样的逻辑。“用CPI比较不规范,CPI不是代表通货膨胀的唯一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何代欣指出。

  “CPI是一个不断变动的数据,其波动幅度往往大于实际利率的波动。”何代欣说。

  比如,2014年1月的CPI是2.5%,2015年1月的CPI是0.8%,用波动较大的数据来断定居民存款利息跑不赢通货膨胀并不准确。此外,CPI核算体系中食品价格比重较高,代表性不足也增加了数据的不确定。

  何代欣告诉记者,个人将所有财富以一年期人民币存款方式储蓄下来,是一种非常极端的情况。降息与财富缩水的因果关系并不直接。个人和家庭财富的支配已经多元化了,实体投资、房产、有价证券、外汇和银行理财都是钱生钱的途径。

  在监管层面,“负利率”的说法也并不被认同。

  近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发文称:人民银行调查数据表明,本次降息后,10月24日~10月26日,商业银行新吸收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加权平均利率为2.02%,高于9月份CPI同比涨幅0.42个百分点。因此,综合考虑各经济主体的投资理财行为,当前存款代替产品收益率普遍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更显著高于同期CPI水平。总体判断,目前我国仍处于“正利率”时期。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24日“双降”时,也放开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盛松成在文章中称,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定价已具有完全的独立性。银行存款定价机制的新变化,决定了不能再直接使用存款基准利率与CPI的差值来判断“正利率”或“负利率”,而应重点关注两个指标,一是银行的存款挂牌利率,二是银行的实际存款利率。

  从存款挂牌利率来看,人民银行降息后,对于一年期个人定期存款挂牌利率,34家银行共出现9种不同的挂牌利率,平均利率水平为1.96%,较9月份CPI高0.36个百分点。其中最高利率水平为2.5%;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挂牌利率最低的银行,利率也比基准利率高,为1.75%,较9月份CPI高0.15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标准化存贷款综合抽样统计数据显示,10月24日~10月26日,按照存款发生额统计,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加权平均利率为2.02%,是基准利率的1.35倍,高于9月份CPI0.42个百分点。其中,一年期个人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2.01%,较挂牌平均利率高0.05个百分点,高于9月份CPI0.41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学智告诉记者,从实际市场利率来说,不存在负利率,因为在基础利率之上,中小银行会有利率上浮,肯定比1.5%要高。“除了定期存款,银行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也很多,这些理财产品的收益也比CPI要高。”

  数据显示,9月份商业银行新发行的15355只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4.08%,较9月份CPI高2.48个百分点。其中平均预期年收益率高于1.6%(9月份CPI同比涨幅)的产品有14528只,占比达94.61%。

  着力点是推动经济增长

  那么,双降会对哪些群体产生影响?

  “收入越低的家庭,对储蓄的选择更大,降息有可能损害这部分人的利益。”何代欣指出。

  在何代欣看来,当经济出现波动,中低家庭收入受损的情况下,财政对民生方面的支出要进一步扩大。“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如果短时间内不能提高财政支出的比重,那就要提高效率。”

  “如果不调整储蓄结构,财富的缩水是必然的。”刘学智分析,我国居民储蓄的结构在发生转变,居民理财的比重在资产配置中逐步增高,今后,居民投资理财的需求会更多的释放出来。“80后、90后的消费观念、储蓄观念已经跟上一代人不同了。”

  银行利息下降后,投资股市的人会不会多起来?这也是当前的热点话题。有媒体分析,9月人民币存款减少3192亿元,同比少增4641亿元。减少的原因是老百姓的存款又开始进入到股市。

  何代欣并不赞同这样的说法,在他看来,还没有直接的数据可以证明利率下降导致储蓄流入股市。居民存款进入股市有前提,首先是资金不着急用;其次,股市要有稳定的回报,但这个条件现在还是问号。

  何代欣说,居民储蓄是预防性的储蓄,意味着老百姓的钱是有用途的,虽然银行利息低,理财产品利息也在降,但是要把钱投入股市,很多人还是会谨慎。“股市的平稳能给一般投资人带来多大收益,这是一个很大疑问。”经历过股灾后,散户看到在股市里赚钱并不容易,会谨慎进入股市。

  在一些学者看来,央行“双降”能够刺激投资,贷款利息下降意味着资金成本下降了,理论上说,资金成本的下降,股市钱会变多,但这个钱是不是老百姓的钱不确定,也有可能是机构的钱。

  “当前,资本市场对股市走势判断趋于乐观。”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告诉记者,美联储加息预期减缓将继续降低中国资金流出压力。但美国经济复苏趋势不变,中国资金流出压力依然存在。未来资本流出压力持续存在环境下,降准可能常态化。

  在刘学智看来,“双降”主要的着力点是推动经济增长,因为当前存在增长压力,所以货币政策偏向宽松,下一步还会延续宽松调节的步伐,如果经济还存在比较大的下行压力,不排除降准的可能性。如果融资压力比较大,降息的可能也是存在的。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