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年内IPO融资额称冠全球 内地公司占据九成
◎每经记者 袁东
“今年北边的市场天气尤其多变,先是春天来了一场大牛市,燥热无比,紧接着夏天来了一场大暴雨,气温骤降。幸好久经风雨的香港市场能够处惊不变、沉着应对,顺利经受住了这场暴风雨的考验。”这是港交所(00388,HK)行政总裁李小加在前天发布的网志里的话。
虽然港交所2015年的成交量仅为沪市的约十分之一,不过港股市场在2015年(截至12月15日)的IPO(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却远超沪深两市的总和,并成为全球第一的证券市场。其中,内地公司在港IPO融资额占港交所IPO融资额的比例达到92%。
尽管如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港股市场集资额数据靓丽,但恒生指数却表现不佳,截至昨日(12月21日)收盘,恒指全年累计下跌7.68%。
港股IPO融资达318亿美元
相对于A股市场的风生水起,今年的港股市场相比之下确实表现得平淡许多,但是这并不妨碍港股市场成为今年的IPO集资全球冠军。
根据港交所及Dealogic的数据,截至2015年12月15日,港交所的IPO集资额达318亿美元,高于第二名的纽约交易所的196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内地的IPO在今年有过中断,但上证所的IPO集资额为170亿美元,深交所的IPO集资额为77亿美元,沪深两市今年的IPO集资额达247亿美元。
在2015年,港交所除IPO集资额这一项取得全球第一的佳绩外,其他还有几项数据同样表现不俗。
港交所证券化衍生品(包括权证、牛熊证)的总成交金额达7695亿美元,而第二名的德国市场交易总额仅463亿美元(数据时间为2015年1月至11月)。
从2015年1月至11月,港交所的集资总额达到了1250亿美元,排名第三,仅次于纽约市场和上海市场,它们的集资总额分别为1273亿美元和1264亿美元。
李小加表示,“不久前我们刚刚推出了34只新股票期货和第二批伦敦金属期货小型合约,明年我们还要推出更多新衍生产品来丰富我们的产品线。”此外他还表示,未来港交所推出的产品会吸引更多新的市场参与者,尤其是内地庞大的投资者群体。
内资股已占港股半壁江山
港股市场的融资数据排名居首,其实内地公司功不可没。
2015年在港交所上市募集资金额最高的10家公司全部来自内地,其中9家是发行的H股。华泰证券和广发证券的H股IPO募资额排名前两名,分别集资387.6亿港元和320.8亿港元。而内地公司(包括:H股公司、红筹公司、内地民企)IPO集资额的金额占IPO集资总额的比例达到92%。
事实上,内地公司在港股市场的地位也越发重要。截至2015年12月15日,港股市场的内地公司已达943家,占港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的51%,内地公司的市值也占港股市场总市值的62%。
除内地公司在港股市场市值占比提高外,内地资金也实实在在地活跃了港股市场。虽然港股的成交量远不及A股市场相比,但在2015年(截至12月15日)的日平均成交额达到创纪录的1080亿港元,此前的全年最高纪录为2007年的880亿港元。
这与内地资金投资港股的通道打开不无关系,沪港通开通一年多来运行一直稳定,南下的港股通资金平均每日成交额达到34.66亿港元,截至12月15日,已有1030亿元资金南下买入了港股。
(责任编辑:关婧)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