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晚间,京东集团发布了2015年第四季度及2015年全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15全年交易总额(GMV)达到4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核心GMV(不含拍拍平台)4465亿,同比增长84%。2015全年净收入为1813亿元,同比增长58%。
在当前行业增速放缓,中国经济整体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京东继续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商务部2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同比增长33.3%。京东GMV增速达到78%,超过行业增速2倍有余。阿里不久前发布的2015年Q4财报显示,阿里中国零售平台Q4的GMV增幅为23%,同期京东GMV增幅69%,增速是阿里的3倍。
此外,京东移动端增长也十分迅猛,2015年移动订单占比(履约)从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分别为42%、47%、52%、61.2%,上升势头强劲。
非电业务占比大幅攀升
“传统品牌商应将自己的电商部门砍掉,与电商合作发展线上业务”,京东集团CEO刘强东日前在亚布力论坛上的发言引发轩然大波,并引起老对手苏宁的极大不满。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甚至怒斥京东搞“渠道霸权”。
不过,在财报发布当天下午,京东家电事业部总裁闫小兵在京东“沸腾中国”供应商合作伙伴大会上表示,战略合作品牌未来3年不涨合同点位,“京东家电无论规模多大,绝不称王称霸”。
事实上,从数据来看,早在2014年京东的收入就已超过苏宁。苏宁2月28日晚间发布的财报显示,全年实现营收1356.76亿元,同比增长24.56%,线上平台交易总额502.75亿元。而京东线上平台交易总额是4627亿元,是苏宁线上业务的近10倍。此外,而尚未公布2015年财报的国美,其前三季度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已下滑至个位数7.9%。由此,在业界看来,刘强东宣布的“2016年目标是超苏宁和国美总和”并非没有依据。
“2016年,京东超过苏宁和国美总和的重要突破口将是非电业务”,刘强东表示,“过去大家总认为京东是卖电器的公司,未来,如果非电业务占比能够超过50%,便说明京东不再是单纯卖电器的公司了,也意味着转型的彻底成功。而零售盘口一开,增速会更快。”
从财报数据看, 2015年京东电子与家电产品GMV达2289亿元,同比增长65%;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GMV达2176亿元,同比增长达109%,占京东总GMV的48.7%,较2014年42.8%提升近6个点。在家电业务扩大领先优势的基础上,京东已经逐渐成为一家全品类、一站式综合性购物平台。
战略性亏损暗藏京东野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项核心数据保持高速增长的背后,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京东2015年出现了94亿元净亏损,在NON 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则亏损8.5亿元。既然京东的电商业务已经实现盈利,那么是何原因造成了这94亿元的亏损呢?
自2014年5月份上市以来,京东历次财报一直给人的印象是规模猛增,但就是不盈利。实际上,京东最为核心的电商业务已经盈利,且毛利率持续攀升。财报显示,2015年Q1-Q4的毛利率分别为12.20%、12.90%、13.80%、14.3%,并在Q4出现了历史新高。
毛利率不断增长,那么财报中的94亿元亏损来自何处?据资深财务人士介绍,94亿元亏损绝大部分为非经营性亏损,是根据GAAP统计得来。具体来看,主要源于去年年底拍拍网停止运营带来的相关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以及第四季度对部分投资确认的减值。此外,员工股权激励费用、与腾讯战略合作及收购腾讯部分资产与业务产生的相关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也被计为亏损。京东曾在2015年三季度财报中披露,与收购拍拍及网购业务相关的商誉和无形资产余额为28亿元。实际上,关闭拍拍对京东带来的影响并不是账面亏损那么简单,关闭拍拍后,刘强东曾多次在不同场合以此说明其对假货零容忍的态度。
对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亏损的8.5亿元,则有京东内部人士透露,主要是大举投资京东到家、京东金融所致。
2015年以来,京东对永辉超市、金蝶软件、天天果园、饿了么、易车网、途牛网、分期乐等进行了一系列战略投资,这些投资与京东的生态布局密切相关。此外,被业界视为京东未来最大增长点的京东金融,2015年也有突破性进展,业绩报告披露,2016年1月份,京东金融获得由红杉资本、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的66.5亿元融资,投后估值466.5亿元。
京东首席财务官黄宣德表示,下季度将继续保持对快速增长的新业务的投资,同时提升核心业务的盈利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