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创新发展的进程,是中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
■本报记者 姜 楠
“786家和20.7倍”、“14683亿元和161.3倍”,这两组数据可以算是中小企业板十二年来高速成长的缩影:截至2016年5月20日,中小板共有786家上市公司,是2004年的20.7倍,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累计融资规模达到14683亿元,是2004年全年融资额的161.3倍。“从市场规模、公司业绩,分红、乃至治理等各方面看,中小板正成为支持中国金融体系构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生力军。”大通证券资管部副总经理李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项数据见证成长
2016年5月20日,中小板综合指数报收10532点,从最初的1000点出发,已经上涨10倍有余,见证了中小板市场的高成长性。
与指数同步壮大的是,中小板市值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截至2016年5月20日,中小板公司总股本5422亿股,累计总成交金额达119.08万亿元,股票总市值达8.47万亿元,约占深市市值的44.18%。同期,中小板机构投资者占市场比例由2004年6月25日的22.59%,上升到2016年5月20日的50.08%,机构家数达到3.28万家。
另有数据显示,十二年来,中小板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25万亿元,平均营业收入从2004年的6.51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0.4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05%。十二年来累计实现净利润7751亿元,平均净利润从2004年0.4亿元增长到2015年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76%,平均每年有67%的公司业绩同比增长,30%的公司业绩同比增长30%以上,体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更可贵的是,在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小板公司持续保持了积极回报投资者的优良传统,一直坚持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例。从2004年至2015年,中小板公司合计分红2470.93亿元,占累计实现净利润合计额的32%,用实际行动回报投资者,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普通投资者。
老板电器挂牌中小板以来,一直平稳快速发展,十分重视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回报,2013年以来连续三年信息披露得分评级为A,每年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净利润的30%左右,六年来累计分红金额达7.58亿元。公司董秘王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刚过去的2015年公司分红比例将达40%左右,金额达3亿元左右,累计分红金额将超过当年上市募资额。”
不论是市场规模,还是业绩,加之文章开篇的挂牌与融资数据,都为中小板发挥融资功能,有效配置资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作了证明。自2004年5月27日成立以来,中小板已经成长为促进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高效融资平台,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
创新引领高速发展
中小企业板十二年的发展经验表明,持续的研发投入、积极不懈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中小企业板公司谋求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根基。
数据统计显示,中小板有570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为72.52%,其中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的公司254家,拥有国家863计划项目的公司70家,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支持的公司100家。在全体786家公司中,405家公司主导产品(服务)的市场地位位居国内前三名,其中301家位居国内市场第一名,110家位居国际市场前三名。
不得不说,上市为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创造了有利条件。2015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合计达到671亿元,较上年增长14.33%,平均每家公司研发投入855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81%。24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1.36亿元,同比增长18.43%,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03%,显著高于板块平均水平,与其产业特点相匹配。
十二年来,中小板全力服务主业突出、具有成长性和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比亚迪、苏宁云商、海康威视、金风科技、科大讯飞等,经过资本市场的孕育,一步步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中小板目前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主渠道之一,是全球专注中小企业为数不多的成功市场之一。
先行先试制度探索
中小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第一步,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十二年来,中小板建立了相对独立、完整的监管规则体系,为板块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带动整个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
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中小板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制度探索作用,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率先建立上市公司诚信档案系统,率先推出打包发行、集中上市和网下发行电子化;率先实行募集资金年度专项审计、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和三方监管协议等制度,并对募投项目的调整和变更、对超募资金的使用、对募集资金的检查等作出规范,引导上市公司合理使用募集资金;率先推动退市制度改革,在退市标准中引入关联方资金占用、对外担保、公开谴责和市场交易等新的指标,通过丰富退市标准,完善了证券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增加公司的违规成本;率先推出持续督导专员制度,促进持续督导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外部约束作用;率先实施分类监管,对不同风险级别的公司试行差异化监管;率先实施年报说明会、实时披露、公平披露、信息披露直通车、上市首日防爆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管举措。
与此同时,中小板始终坚持“从严监管”理念,对违规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及时采取处罚或监管措施。中小板累计作出公开谴责32次,通报批评179次,发出监管函及关注函合计2547份,处罚或监管对象包括上市公司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相关股东、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对警示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维护资本市场“三公”原则,净化资本市场发展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小板12年创新发展进程,是中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小板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