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日本推迟增税 安倍归咎中国;外资争相接盘中国巨额银行坏账

2016年06月14日 09:40    来源: 时代周报    

  01 宏观

    中国谋求主导5G话语权

 

  从3G、4G到5G,中国正在从通信技术跟随者成为引领者。

  第一届全球5G大会日前落下帷幕,这次由中欧美日韩5G推进组织首次跨区域合作召开的大会,第一站选择在北京举行。

  选择在中国召开首次会议,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具有里程碑意义—既是中国通信技术实力的展现,也意味着中国在积极谋求5G领域的话语权。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时间表,到2017年,ITU将完成5G标准候选技术征集。

  对通信标准的争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厂商专利技术写入标准后,将成为全球共同使用的技术,不仅可能改变技术厂商在全球竞争中进行专利防守和进攻的能力,控制大量标准和必要专利的厂商,也可获得授权收入,而未写入标准的竞争性技术,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研发投入打了水漂。

  业界已公认,在5G技术研发上,中国和欧洲是主角。去年9月,中国和欧洲就5G签订重要伙伴关系协议,共同致力于5G技术全球标准化。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厂商在5G技术领域已进行大量储备,此外中国在市场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用户规模其他国家难以匹敌,为中国加快进入5G时代奠定了基础。

  (据第一财经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外资争相接盘中国巨额银行坏账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美国一些投资基金陆续参与中国不良债权处理业务。随着中国经济减速,不良债权在急剧增加。海外投资基金热衷于投资中国的巨额坏账市场。

  橡树资本2015年在中国完成首笔不良债权收购,还参与了在北京的商用房地产项目。橡树资本不考虑投资地方城市的房地产,而是在摸索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圈的投资机会。

  KKR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就建立合资公司达成协议。KKR指出,中国的不良债权多是以房地产作为抵押,可以说公司将摸索对房地产进行有效利用的最终处理方案。

  高盛集团正通过北京的代表处探索投资机会。高盛曾有在中国处理不良债权的经历。之前,中国政府出资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进行分离和收购,还将债权出售给了高盛等海外投资银行。高盛从多个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了总额达200亿元人民币的不良债权和相关资产。高盛判断,可以有效利用以往经验。

  龙星基金与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进行了接触。双方正摸索在不良债权业务方面进行合作。

  海外投资基金陆续进入中国的背景在于,中国的金融机构持有巨额不良债权,正加快进行最终处理。截至2016年3月底,中国商业银行不良债权余额为1.3921万亿元,比一年前增长了42%。5月,除中国银行外,招商银行也决定实行不良债权证券化。

  (据参考消息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买伦敦大金库拿全球黄金交易入场券

  中国工商银行旗下的工行标准银行日前与巴克莱银行达成协议,买入巴克莱银行在伦敦的金库,该金库可存储2000吨黄金,为欧洲容量最大的金库之一。

  尽管交易的细节并没有透露,但伦敦黄金市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现货黄金市场,也是全球现货黄金定价中心,借金库进军国际贵金属交易市场,对工行而言意义重大。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中国的黄金需求占全球约1/4,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工行希望涉足国际黄金交易是自然而然的。

  不过,中国目前并不是黄金交易中心,所以工商银行要想在全球黄金交易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伦敦买下一张“入场券”。这个金库就是这么一张入场券。

  今年以来黄金的强势上涨让索罗斯、鲍尔森等大佬纷纷做多黄金,不过工商银行此次收购伦敦金库显然不是因为看多金价。工行看中的是能够借此成为国际黄金交易商,即作为黄金买方和卖方的中间人。

  几周前,工银标准正式获准加入伦敦贵金属清算公司的贵金属清算系统,成为该公司2005年以来首家新增的集团成员,也成为德意志银行退出后的第六位成员。该清算系统还包括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与瑞银集团五家银行,都是欧美大型跨国银行。工行也因此成为第一家可为全球客户提供伦敦贵金属清算服务的中资商业银行,有力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贵金属市场的地位和话语权。

  (据华尔街见闻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广州超额完成新能源车任务

  广州市发改委日前表示,广州市连续六年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6万辆,均超额完成任务,其中第二阶段(2013-2015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4597辆,超额完成原定1万辆的任务,占广东省总量的23%。广州近三年安排补贴资金超过13亿元。

  在推广超过1.6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中,其中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占19%、私人消费占64%、企业通勤和租赁占17%。

  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州全市建成投入使用的换电站1个、交直流充电桩4022个。截至去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充电1550万度,行驶1.2亿公里。

  目前,广州共有汽车整车企业10家,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6家,形成了包括整车、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电控系统、电动空调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车型涵盖乘用车、客车、专用车。

  为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广州市发改委称,广州将出台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广州市新兴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引导基金参股、直接股权投资、无偿补助等多种形式对产业进行扶持,加大对一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进行支持。

  (据第一财经日报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出清僵尸企业设破产管理局?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僵尸企业”越聚越多。从行业来看,我国27个大行业中有21个产能严重过剩,既有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又有风电、光伏等新兴行业。在此背景下,大量“僵尸企业”的出现,既占用了社会资源,亦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

  “僵尸企业”是指已停产、半停产、连续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按照相关法律应该破产清算但又没有破产清算的企业。正是因为破产法律制度以及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导致一大批“僵尸企业”无法出清。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特殊的“预算软约束”和“刚性兑付”现象是“僵尸企业”得以延续的原因。目前的中国“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资源与信贷,使得经济难以转型;而以信贷资源维持的刚性兑付,让资本市场和信用市场无法按照基础资产的风险来进行定价。产品没有竞争力、财务不可持续、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不能有序实现市场退出,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会扭曲信用定价体系,积累金融风险。要出清“僵尸企业”,不仅需要完善破产各项配套措施,还应该研究成立国家破产管理局。

  据了解,监管层也下发了“僵尸企业”出清路径图。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用三年时间完成处置345户“僵尸企业”的任务。

  (据东方财富网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02 微观

  “互联网女皇”:中国是互联网行业领军者

  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近日在美国Code大会上发布了2016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

  报告称,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超30亿,比上年增长9%,互联网全球渗透率达到42%。印度互联网用户数达到2.77亿,比上年增长40%,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市场,仅次于中国。

  报告指出,从很多方面来看,中国都是互联网行业的领军者,尽管投资放缓,但服务业正驱动就业和收入的强劲增长。在互联网广告、电子商务、旅游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中国呈现的发展趋势和美国相比都更有优势。

  报告也提出警示称,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速平坦化、智能手机用户增速放缓,过去那种火热的互联网热潮已经结束了。

  早在1995年,当时还是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的米克尔,就是第一份互联网趋势报告联合作者。过去21年时间里,她的这些深度见解被硅谷企业高管视若圭臬。她也是最早指出中国和印度互联网行业潜力巨大的行业人物之一。

  03 全球观

  印度GDP增速领跑全球再遭质疑

  印度日前公布了7.9%的一季度GDP增速,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增长的领头羊。和去年印度公布GDP新算法结果引起质疑一样,华尔街机构这次也对印度的GDP提出疑问。

  高盛指出,印度一季度GDP的整体增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无法解释的“误差”,它占了GDP中的4个百分点,上个季度是2.1个百分点。

  法国兴业银行也提到了误差问题,称除了内需这个GDP增长的最大贡献因素,增长的另一大“推手”就是误差。这点让人怀疑数据质量还是很差。

  实际上,去年印度用新算法得出的经济数据一直争议不绝。

  去年年初,印度政府宣布,以新的GDP计算方法以市场价格计算的GDP作为主要指标。统计方式改变使GDP增长数字焕然一新:截至去年3月31日的2014财年印度经济增速达7.3%,创四年来最高;新基准下2013年度的增长率为6.9%,在旧基准下2013年度的增长率为4%左右。

  但印度政府不接受外界的质疑。今年3月,印度总理莫迪“怒斥”称,有一些人不能接受印度GDP快速增长的事实,并通过天马行空的看法试图轻视、抹黑印度经济的成就。

  莫迪提到印度经济的一些积极进展,比如贷款增速回升,外商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水平,关键的制造业部门如汽车制造迅速增长。

  (据华尔街见闻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俄罗斯也要搞超级高铁

  据俄罗斯媒体日前报道,俄罗斯交通部部长索科洛夫近日在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在技术上已经有能力建设像埃隆·马斯克所畅想的“超级高铁”那样的大型交通项目。

  报道称,这种类似于“超级高铁”的运输系统将连接俄罗斯国内的东、西两端和南、北两端。根据西方的定价标准,建设这类项目需要投入约210亿美元。而在俄罗斯,造价不会超过120亿美元至130亿美元。

  在建设方面,俄罗斯国家铁路公司RussianRailways正考虑与HyperloopOne合作。上月中旬,HyperloopOne对这种“超级高铁”的推进系统进行了实验。

  Hyperloop(超级高铁),是特斯拉CEO马斯克2013年推出的一个构想。按照最终设想,超级高铁将在密闭真空管道或低压管道中行驶,时速最高可达760英里(约合1230公里),年运输能力将达1500万名乘客。

  如果成功商业化,超级高铁将成为继汽车、轮船、火车和飞机之后第五大交通方式。不过在此之前,技术、环境、资金、甚至政治因素都是需要攻克的问题。

  从目前的专家解读来看,技术层面是可行的。在成本方面,铺设磁悬浮轨道和真空管道成本很高,对真空管道进行维护的成本也很高,而且由于现在超级高铁还处于概念验证和技术测试阶段,其真正实现后所面临的成本现在还难以估计。

  (据界面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日本推迟增税 安倍归咎中国

  日本首相安倍近日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了推迟消费税增税的决定。记者会上,安倍提出“安倍经济学”的积极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同时他至少三次直接点名中国,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前景不明朗,是威胁日本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目前,日本国家加地方财政每年的预算赤字保持在15兆日元规模(约合9000亿元人民币)。为了达到此前承诺的2020年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的目标,一般认为,消费税增税势在必行。然而,尽管政府先后推出了多重刺激措施,日本经济表现依然欠佳,特别是安倍大力鼓吹的民间消费持续低迷。

  多项经济研究成果和舆论调查都显示,如果如期在2017年4月将消费税提升至10%的水平,将进一步影响日本家庭的消费意愿。

  对作出推迟增税决定,安倍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表现欠佳,因此人们普遍担心会出现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下降和经济发展放缓。

  日本政界人士称,安倍经济学和消费税增税的政策其实都已经破产了,把自己经济政策的失误转嫁给其他国家,这才是真正可耻的。

  (据国际在线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女富豪被打回原型 刺破企业家造假泡沫

  Theranos,这家硅谷创业公司十年默默无人闻,一朝成名天下知—凭借的一是高达90亿美元的天价估值;二是与连锁药店巨头沃尔格林的全面合作;三是其仅凭几滴血液几乎就能立时检查出多种疾病的豪言。

  然而实际上,狂甩7.5亿美元的投资者从来没有检验过Theranos的技术,该技术也从未登上过生物医药学的期刊以接受同行的评审。不过,Theranos公司的CEO伊莉莎白·霍尔姆斯使审查变成了一件没必要的事。在媒体的热炒下,她一夜之间成了一名炙手可热的创业偶像,甚至被称为“下一个乔布斯”。

  但霍尔姆斯吹出的大泡泡最终还是被戳破了,撕碎了Theranos的神秘面纱。联邦监管机构突击检查了该公司的实验室,发现该公司的技术方法、人员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都存在严重问题。Theranos随后宣布其专利产品“爱迪生”验血机近两年测试的数万份血样报告全部作废。该公司的加州实验室有可能被吊销联邦执照,而霍尔姆斯本人可能将面临为期两年的行业禁令。

  分析人士表示,Theranos公司以及霍尔姆斯本人,乃至整个硅谷,在企业治理方面的长期缺位,是导致这场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企业家拿出金钱和身家来创业,值得大力表扬,但是将企业家偶像化的做法—哪怕是真正的偶像企业家—也是十分愚蠢的。因为他们每个人的特点是无法被简单模仿的。

  (据财富中文网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日资格局生变投资转战东南亚

  日本在亚洲地区的对外投资格局正发生显著改变:对华投资连续三年负增长,但对东南亚地区投资持续增长。

  日本贸易振兴组织数据称,2015年,日本对东南亚国家联盟10个成员国的投资额连续第三年超过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

  日本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日本对东盟国家的投资额较五年前几乎翻了三倍,至20.1万亿日元(约合1809亿美元)。

  这与对华投资趋势完全相反。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日本对华投资2015年下降25.8%仍呈下降趋势,为连续第三年负增长,2014年下降38.8%。

  随着日本经济增长乏力,国内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萎缩,日本企业一直在亚洲其他地区寻找投资机会。那么,此前多年青睐中国的日本为何近些年对华投资开始下滑了呢?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曾在2月初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结了四方面因素:

  一是近年来人民币相对日元持续升值,提高了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成本,也使产品出口型的日资企业竞争力有所下降。

  二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而中国劳动力、土地等成本持续上升,少数日本企业担心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对来华投资处于观望阶段。

  三是日本对华投资起步较早,大多数日本大企业都已在华设立企业,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些日本企业目前更关注提高在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暂时放缓扩大投资规模。

  四是随着各国企业积极开展对华投资和中国本土企业的不断成长,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日本企业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有日本人士表示,日企对华投资减少是结构性的转移。绝大部分在华日企是有意愿继续面向中国市场,加强在华业务。

  (据华尔街见闻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责任编辑:王翔)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日本推迟增税 安倍归咎中国;外资争相接盘中国巨额银行坏账

2016-06-14 09:40 来源:时代周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