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跨境电商新政4月8日开始执行,一个多月后,因为带来的冲击过大被批准暂缓一年实施。现在,距离暂缓实施又一个月了,跨境商品进口情况如何?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近一个月来,跨境电商进口量仍呈下降态势,消费者购买意愿略有复苏但总体需求不振,企业观望情绪依然浓厚。
昨天,福州一家跨境电商平台的负责人郑先生就告诉记者,“4月8日到新政暂缓期间,很多平台的业务量下降了70%。新政暂缓之后到现在,局面好转很多,但依旧下滑了50%。”
对这种情况,商家们都有心理预期,“现在跨境电商对价格很敏感,价格一高,买家立即减少。”
新政暂缓实施后,正面清单仍有效,只是暂缓清单中的注册、备案要求,税收仍按新政执行,这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跨境电商产品要加付税费,曾经备受各个平台推崇的1000元以下的爆款商品,如母婴、食品等商品购物成本提升,价格上涨。如天猫国际平台上的有一款美素佳儿奶粉,税改前售价为129元,税改后提高到149元。几乎和一般贸易无差别。
各电商平台为了促销均推出包税促销的手段,但是因为海关规定,消费者在跨境购物时税率要体现,消费者会看到比平常多了几十元“税款”,造成购物体验变差,部分人因此放弃购买。
和消费者的心态差不多,部分跨境商家现在也以“去库存”为主。马尾一家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表示,“电商企业普遍认为,国家对跨境电商加强监管是趋势,一年后政策仍将收紧。”
此外,消费趋势的不断变化,也让跨境电商企业降低了备货意愿。“跨境电商主流消费者是女性,今天一部韩剧红了,她们就买里面的商品;明天换了一部,她们的消费风向又变了。”
新政后,进口时间加长,商家担心销售不能及时跟进而造成损失。因此,也不愿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