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美国总统大选正如火如荼进行,选民不满情绪却愈加强烈,包括对政客、游说者及竞选体制的各种不满。更有甚者,美国国会与白宫虽有共同利益,但似乎无法携手共事。在立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的情况下,总统对于行政命令及自由裁量权管制的使用已达到空前高度,以致国会对此怨声载道,认为自身几乎无从插手。
在国会山,众议院议长保罗·莱恩在证实无法通过预算案或其他事项时提出辞职,众议院因而失去多位议长,与此同时,参议院则成为总统竞选人展示脱口秀的才华之地,他们将之视为社交媒体平台用来打造自身品牌形象。最可怜的是国防部,已历经三次关停危机。最终,美国陷入负债累累、市场崩溃及经济衰退境地。没人想要看到这样的结果,却没人能够阻止它的发生。
在总统初选之际,两党元老和大多数总统候选人就已放弃对党内的忠诚度,美国政治远景越加虚幻。最令人震惊的是2016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从任何意义上讲都不是真正的共和党人。根据档案记录,唐纳德·特朗普于1987年加入共和党,随后数度变更,先后成为独立人士、民主党成员,后回归成为共和党成员,很快又宣布恢复自由身,最终再度回归共和党,其党派背景可谓“脚踩多只船”,对共和党缺乏必要的忠诚度和亲和力。另一位已退选的共和党候选人泰德·克鲁斯更通过拆分本党打造自身品牌:他一方面诽谤共和党议员领袖,另一方面又谴责共和党党内机制。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杰布·布什则直呼特朗普是“混乱的候选人”,而特朗普的支持者对此并不以为然,甚至还因此青睐特朗普的所作所为。
这边厢,共和党内部一片嘈杂,那边厢,民主党的情况也大同小异:总统初选之后,两名候选人实质上都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党人士。参议员伯尼·桑德斯本来就是独立人士,直至新罕布什尔州初选开始,才转而加入民主党。像特朗普、克鲁斯及桑德斯在各党派间的摇摆不定均昭示着美国政界正在诞生一个新常态:即各党派不再界限分明、各自为政,因而导致“背叛”者当道。
同时,美国国会也难逃解体瘟疫。共和党人刚在去年当选众议院议长,便因分歧难抑、预算难产愤然辞职。尽管国会与总统竞选差之千里,但规则的打破对总统竞选和国会选举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即政坛不再有清晰的党派之争,而只有各自为战的“演员”,不遗余力追求自身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使命,他们就像过热气球里的激发气体因子。
不过,混乱并非特朗普们所创造,反而是混乱催生出特朗普这类政客。人们目之所及的美国政坛混乱之象也并非一时痉挛所致,而是一种混乱综合症。究其根本,是美国政治系统内自组织能力长期下降使然。它缘于政党、国会及各委员会影响力走弱,并直接导致政客、活动家及选民更趋向于个人主义且不负责任,因而混乱已成为美国政治的新常态,无论总统竞选还是政府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