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海基金资管计划曝风险 回应投资者:自行承担

2016年08月19日 07:0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期,证监会对基金公司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大,有专家表示,这是在公募基金公司十多年高速发展后,行业风控形势严峻的必然举措。而昨日曝光的中海基金旗下一资管产品所投资的私募债违约一事,也再次验证了监管部门高压态势的必要。

  根据媒体报道,上述资管产品是中海基金负责管理,浦发银行负责托管的名为《中海基金浦发银行晨星1号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该资管产品将全部资金投资“14中恒02”中小企业私募债,但不幸的是该债券未能如期兑付本息,目前违约已经发生半年之久,但投资者依然没有得到满意的说法。

  中海基金一资管产品“踩雷”私募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6月投资者方力(化名)联系亲友集合了3000万元资金,购买了中海基金《中海基金浦发银行晨星1号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下称《晨星1号》),在该计划中,资产管理人为中海基金,资产托管人为浦发银行。

  随后,晨星1号投资了中恒通(福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14年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第一期品种二)(下称“14中恒02”),票面利率为9.5%,债券承销商为申银万国证券(下称申万)。然而,到了2016年1月底,“14中恒02”未能如期付息。

  2016年7月27日,在经过近半年交涉而赔付无望的情况下,方力及其亲友向上海证监局、上海银监局等举报投诉申万、中海基金及浦发银行。

  方力表示,申万存在“夸大目标债券投资价值、许诺收益,误导投资者,对于相应风险则未予充分提示”、“隐瞒目标债券未限制个人认购的事实,规避债券合格投资者审查义务,要求方先生通过认购资管计划购买目标债券”等违规行为。

  申万出具的“14中恒02”募集说明书、尽职调查报告显示,中恒通公司2011年度营业收入为261,245,038.31元,2012年度营业收入为277,848,413.18元,2013年仅1-9月的营业收入更是高达276,625,870.01元。

  而在2016年8月,方先生与其他债权人一起赴闽取得的中恒通公司纳税申报表、完税凭证则显示,中恒通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本年累计销售额”)仅为104,916,367.18元,2013年全年营业收入也不过为126,158,996.73元。这与申万在上述募集说明书、尽调报告中记载的数据差距较大。

  方力还表示,中海基金从未对其进行投资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的审查或评估,也未向其解释过晨星1号的合同内容,更未派员向其说明任何投资风险,“我只是签个字,也没有人给我解释里面的内容,合同当场没有给我,投资建议书之类都是后来补的。”

  此外,在债券发生违约后,申万与中海基金均“开始逃避责任,申万说我不是他的客户,因为所有合同都是跟中海基金签的;中海基金又告诉我,应该去找申万,中海基金只是申万的通道。”

  对此,中海基金相关负责人对媒体确认其“通道”的角色,“申万和客户先谈好,然后找到我们,我们收取千分之五的通道费。”

  所投债券有无评级成悬念

  方力针对中海基金的投诉函称,中海基金违反《资产管理合同》(即《晨星1号》)的各项投资限制,将3000万元全部投资于未经信用评级目标债券。而中海基金在答复函中表示,“14中恒02”于投资当日债项评级为AA,符合《合同》约定。“

  资料显示,“14中恒02”于2014年7月23日正式发行,票面利率9.5%,发行规模为5000万元,无评级,由中元国信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中元国信”)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21世纪经济报道查阅募集说明书,除了担保方中元国信机构本身彼时评级为AA之外,全文并未见债券的债项评级为AA级的说法;“14中恒02”的一份《非公开转让告知书》显示,该债券未做评级。

  “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中海基金一份据说是申万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报告表明,‘主体/债项评级:无/AA’。但这份报告没有包含第三方评级机构出具的债项评级报告,中海基金也承认并没有看到过评级报告。”方力说。

  《晨星1号》的资料显示,该专户的投资限制包括,“投资于单只债券不得超过其债券发行总量的10%”、“按成本计算,委托财产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债券不得超过委托财产资产净值20%”、“委托财产所投资的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的债项信用评级在AA级(含)以上或相当于AA级(含)以上”等。但一份补充协议,却把投资比例的限制突破了。

  根据方力签订的“补充协议一”显示,该补充协议删除了投资比例不得超过10%、20%的相关限制条款,但保留了需投资于“AA级(含)以上”债券的条款。

  昨日,中海基金相关人士对中国网表示,中海基金的一切操作均来自于投资者签订的《资产管理合同》以及《投资建议书》的指示,且“14中恒02”于投资当日债项信用评级为AA,符合《资产管理计划》以及投资者与中海基金签订的《补充协议》中的规定,中海基金已履行了各项协议中的职责。

  此外,中海基金内部人士称,《投资建议书》已明确投资者对资产管理人根据投资指令从事的投资行为承担完全后果,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并自行处理相关纠纷。从2016年2月“14中恒02”违约至今,申万与中海基金尚未对发行人提起诉讼。

  中海基金十二年来发展缓慢

  据悉,2004年3月18日成立的中海基金,至今已经有12个年头了,而该公司截至2016年6月30日管理资产规模合计301.89亿元,在同龄兄弟中垫底。

  号外财经网报道,在中海基金成立的前后半年内,还有9家基金公司成立,这9家基金公司可谓是与中海基金同龄。据wind数据显示,9家基金公司有6家资产规模超过中海基金。

  具体来看,自中海基金成立前推半年期间成立的基金公司有三家,成立于2004年1月15日的申万菱信基金,目前资产规模为379.54亿元;成立于2003年12月9日的诺安基金,最新资产规模为1048.23亿元;成立于2003年9月30日的兴业全球基金,当前资产规模1259.76亿元。

  自中海基金成立后退半年时间,有6家基金公司成立,除当年4月份成立的华富基金以及当年9月份成立的东吴基金,目前资产规模低于中海基金外,其余4家基金公司规模均明显超过中海基金。

  其中,成立于2004年4月22日的光大保德信基金,最新资产规模为329.09亿元;2004年5月12日成立的上投摩根基金,目前资产规模为928.10亿元;当年6月11日成立的东方基金,目前资产规模为322.63亿元;当年7月29日成立的中银基金,目前资产规模为2508.98亿元。

  中海基金的公募产品共有47只,基金经理人数为14人,除林翠萍一人管理一只基金外,其余13人均为“一拖多”选手。而从经验上看,管理基金超过3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只有刘俊、许定晴、江小震、夏春晖、冯小波、彭海平,其余人员均在1年及以下。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