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探路小企业融资:大数据审核+企业主房产抵押

2016年08月31日 08:56    来源: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经济下行期,往往伴生的是企业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与银行“惜贷”。不少银行业人士反映,就企业的融资需求来说,目前产能过剩行业中的大型企业,由于盈利持续下滑甚至为负,导致现金流枯竭,只能以滚贷、续贷、贷款展期等方式避免债务危机的爆发,不少这类企业的新增贷款甚至只是用来偿还前期贷款的利息;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大企业,因有利润做支撑,外部融资需求相对较低,且可通过发债等直接融资方式筹得成本更低的资金。

  对小微企业来说,情况则更为复杂,经营困难的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下多半歇业,即便苦撑融资需求也不高;而生意“红火”或处在转型的企业,通过银行筹得相对便宜资金的难度依旧很大,也就是说,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

  不过,不论是企业主动调整结构,还是监管部门要求加大支持力度,不少银行都开始向小微企业倾注更多注意力,即便小微企业整体的融资环境仍艰难,但局部改善的迹象在显现。深圳,是全国小微企业占比名列前茅的城市,依托企业自身较好的创新性和发展性,加上政府信息公开共享,一些银行开始探索适用于当地小微企业的信贷融资模式。

  以大数据测算

  减少人工干扰

  银行之前较少顾及小微企业,主要是因为双方的诉求并不匹配。 建设银行 深圳分行行长王业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发展小微企业,实际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机制的一场博弈,主要难点在于原有的考核机制和审批机制不适用。

  王业称,从外部看,小微企业客户数量庞大、需求金额小、经营不规范、资料不齐全、公账和私账不分等特点,导致银行难以核实小微企业的真实经营,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小而急的资金需求;从内部机制来看,贷款出现风险后的责任追究、小微企业信息缺乏验证手段、没有合适的贷后监测机制、耗费的成本与实际收入不匹配等现实,导致银行难以真正意义上投入到发展小微企业的服务中。

  “责任追究往往是银行内部绕不过的坎。这也使得客户经理实地核实小企业信息费时费力,延长了贷款审批流程,从而无法满足小企业‘短、频、快’的资金需求。因此,发展小企业金融,怎样改变考核机制、减少人工干涉,同时又能把握企业的实质风险是关键。”王业称。

  包括银行、监管部门在内的各方都在调整对小企业放贷的考核方式,以求刺激银行的放贷动力。据深圳银监局副局长陈飞鸿介绍,为激发深圳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深圳银监局先后出台了《深圳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深圳银监局小微金融服务工作指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通过网点准入名额奖励、监管指标差异化考核、先进银行通报表彰等措施,加强窗口指导,推动银行持续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入。此外,深圳监管部门还将银行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容忍度提高至5%。

  对银行来说,则是更多地利用大数据加大对贷款的审核,以减轻人工的审核责任。 民生银行 深圳分行就通过提高小微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开辟小微呆账核销快速通道,实施小微团队尽职免责等方式鼓励员工做大小微贷款。

  建行同样将大数据应用贯穿至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据建行深圳分行小企业业务部总经理刘英华介绍,以该行推出的针对小企业贷款的“云快贷”为例,贷前依托央行征信系统、深圳市信用网、市场监督管理局、法院诉讼服务平台、深圳市房地产信息系统、第三方房产评估系统、深圳市国税局系统、合作方平台等具有公信力的大数据平台数据,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还原小微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进而快速选择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客户群体。

  贷中打破传统线下逐笔的贷款审批方式,将贷款申请从受理到审批集中在分行的中后台,依靠大数据的模型测算进行处理,避免因审批人的经验、对信贷政策把握尺度不同导致贷款审批难以标准化。

  贷后管理则将原有的银行贷款经办人员定期上门走访,改为分行集中式的非现场预警为主,主要针对客户经营情况、账户行为、贷款资金用途合规性、征信情况、抵押物状况进行大数据监测预警。

  据统计,建行深圳分行云快贷模式通过一年运行,贷款投放167亿元,户均余额270万元,客户数达5280个,服务贷款客户数超过了建行深圳分行近十年来小企业客户峰值数的2倍。

  实际上,记者了解到,上述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将贷款流程向中后台集中的模式已在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在内的不少银行中实行。业内也逐渐形成共识,依托政府部门信息等第三方数据,以“信贷工厂”的集约化方式批量处理小微企业贷款是适宜的模式。

  企业主房产抵押受追捧

  不过,大数据的模型分析是小微企业贷款的基础,为防范贷款风险,各家银行还附加了各种各样的保障措施,常用的方法包括降低单笔平均贷款规模、将企业贷款与企业主个人信用卡绑定追责、投贷联动、加大抵押品担保等。

  目前,大部分银行做小微企业贷款仍偏重抵质押物,多位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银行较难掌握小微企业的货流和现金流,不敢贸然做信用贷款;通过先从抵押贷款做起,逐步积累对小微企业的了解,消除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再在后续加入信用贷款,则是比较安全的做法。

  虽然目前一些银行对小微企业创新抵质押物,如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但对银行和企业而言,最为“牢靠”且快捷的方式,依然是房产抵质押。

  尤其像北上广深这类房价较高、房产流通性好的城市来说,用企业法人的房产做抵押为小微企业融资不仅流程短、门槛也较低。刘英华称,建行深圳分行去年7月推出的“抵押云贷”,就是接受客户提供足值房产抵押为小企业发放经营性贷款,贷款单户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额度有效期最长3年并可循环支用,不再设定“企业经营周期必须在两年以上”等企业经营状况要求。自建行深圳分行去年推出“云快贷”,目前89%的客户都是通过“抵押云贷”获得企业贷款。

  目前不少银行都接受以个人房产为抵押物的企业抵押贷款,甚至在一线城市,银行更偏爱个人房产抵押,“按目前深圳的房价走势,个人住宅的保值性更好。房产抵押是主流,其他各种抵押物都是补充方式。”深圳一股份行中小企业部人士称。

  据多位受访的深圳银行业人士反映,深圳很多小微企业的企业主都是从华为、中兴、腾讯等大企业出来创业的,企业主本身有一定经验和资产的积累,很多都是享受了深圳房价上涨红利的高净值客户。因此,通过房产抵押可以降低企业贷款门槛,贷款方式更加灵活快捷。

  建行深圳景苑支行行长李保奇向记者表示,目前抵押的房产以住宅居多,多会选择诸如福田区、罗湖区等流转性较好的区域,且尽量做到抵押人和借款人一致,以提高抵押物的安全性。

  足额抵押的另一大好处,则是如果未来贷款变为不良,也有资产可以抵补损失。不过,为了能够覆盖中小企业贷款的潜在损失,不少银行更期待投贷联动。上述深圳一股份行人士称,以股权投资收益覆盖贷款损失风险,是未来银行服务中小企业(尤其是科创型企业)较为理想的激励模式,“银行并不期待能从股权投资中获利多少,毕竟并非所有股权投资都能成功,但哪怕有1%~2%左右的成功,也足以覆盖存量贷款的损失。但投贷联动成功的关键在于股权与贷款的利益分配,对银行来说,成立自有的投资子公司比较理想”。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银行探路小企业融资:大数据审核+企业主房产抵押

2016-08-31 08:56 来源:证券时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