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近日来港股通获得连续资金流入,香港股市的表现强劲。《国际金融报》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自8月16日深港通正式获批后,8月17日至9月7日期间,港股通持续净买入共计人民币355亿元。另外,恒生指数在此期间,已经从8月16日收盘时22910.84一路飙升至9月9日收盘价24099.70,涨幅达5.19%。而同期上证综指则下跌了1%。
险资获准参与沪港通
《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发现,自8月18日至9月8日,港股通每日使用额度都超越沪股通,尤其自进入9月起,港股通额度更是远远甩开沪股通。自9月1日至9月8日,港股通已经累计使用了277.57亿元。
此前,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总额度为人民币2500亿元,截至8月16日深港通宣布当日,港股通总额度尚余人民币448亿元,已用82%的总额度。若总额度限制未取消,截至9月7日,港股通总额度尚余约人民币93亿元。
资金南下的踊跃推升恒生指数不断飙升,自深港通获批,港股通总额度取消限制后,恒生指数已经从8月16日收盘时22910.84一路飙升至24099.70,涨幅达5.19%。
而就在9月8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这标志着险资获准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
《监管口径》明确指出,保险机构直接开展沪港通股票投资应当具备股票投资能力,不具备股票投资能力的保险机构应委托符合条件的投资管理人开展运作;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起设立的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港股通试点股票;保险机构应当将投资港股通股票的账面余额纳入权益类资产计算。
“港股市场是险资的理想投资市场;险资也是港股市场最需要的增量长期投资者。”光大证券分析师陈治中指出,在内地固收市场收益率下行和A股市场行情转弱的影响,内地险资同样面临严重的资产荒和收益与成本倒挂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港股市场的红利回报水平对险资而言就具备了十分突出的吸引力,而且还要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叠加人民币贬值带来的相对汇兑收益。对追求长期投资回报的险资而言,放开港股投资渠道可谓是“久旱逢甘霖”。另一方面,相对来势汹汹去时匆匆的国际投机资本,保险资金是更适合港股市场的长期投资者。
陈治中初步估算,本轮开通将为港股市场带来2500亿元左右的新增资金。同时,以年均新增保费收入2万亿-2.5万亿元计算,以前述比例估算,保险资金逐年有望增加270亿-350亿元港股投资金额。
南下资金偏好
“在估值差距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深港通开通获批是近期港股通交易增加的主要催化剂。”国信证券(香港)分析师余晶晶指出,沪股通、港股通原先交易额度分别为人民币3000亿元、2500亿元,而截至8月16日,港股通交易额度仅余下人民币448亿元。因此,取消交易总额度的限制,有助于释除市场对港股投资限额的忧虑,并且无需猜测未来政策。
其次,余晶晶表示,深港通的每日交易限额与沪港通相同,沪股通、港股通分别为人民币130亿元、105亿元,换句话说,深港通开通后,港股通交易的每日限额将加倍至人民币210亿元。因此,两个港股通重叠的恒生大型股和中型股指数的成分股继续成为内地投资者交易重点,而新纳入的香港小型股也极具投资吸引力。
那么,南下资金都偏好怎样的港股?对此,招商证券(香港)首席策略师赵文利指出,沪港通南下资金自8月17日至9月6日累计净买入309亿元,较宣布前累计使用水平提升了约14.4%,呈明显加速趋势。该阶段沪港通南下资金风格与之前基本类似,集中买入的仍然是银行股。部分新上榜个股虽然整体净买入量不大,但近期买入呈放量趋势。整体资金投资风格仍然为相对稳定的中长期价值投资资金,追求安全边际及股息回报,对股价短期波动不敏感。
而中金公司分析师袁霏阳指出,港股日常消费板块正在从南下的资金流中积聚势头。“市场情绪可能从此前追逐具有稳健基本面和喜人中期业绩的标的扩大至预期有更多公司业绩会在下半年出现反转,并开始憧憬基本面企稳预期下的估值提升机会”。
关注回调风险
事实上,从全球市场看,港股也是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年初至今,恒生指数已经累计上涨了10.19%。目前涨幅超过10%的全球主要股指仅有印度孟买SENSEX30、多伦多300、俄罗斯RTS、新西兰NZ50。
然而,赵文利也提醒投资者,由于海外风险一直悬而未散,即使美联储加息预期延后也未能支撑资金进一步回流港股。本月欧洲央行会议或仅延长量化宽松期限但不增加规模。9月21日美联储即使未采取加息,也会释放更多鹰派信号,而日本央行的宽松力度亦很难再超市场预期。
赵文利认为:“考虑到市场明显进入超买区间,短期保持谨慎乐观,预计恒指本轮反弹的极限目标在25000点,恒生国企指数在11000点。可适当获利了结前期涨幅较大个股,继续持有中资落后标的。港股通持续放量利好中资券商股。适当参与深港通新增热门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