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地王热高烧不退 警惕房企高位加杠杆风险

2016年09月27日 06:59    来源: 证券时报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

  楼市永远都不缺新闻。深圳6平方米高价蚁笼、密集出炉的地王、高达700%的土地溢价率、上市公司卖学位房保壳等,每个热点背后,大多有一个楼价不跌的预期。纵观近年来的楼市数据,虽然地王潮仅是周期性现象,但地价、房价却一直在上升通道。时隔四年后再度席卷全国的这场“地王潮”,无论在数量、价格还是溢价率都创出历史新高。高价地王频现背后,房企需要付出更多的资金拿地,考验的是房企的融资能力。不同于以往的是,在本轮地王潮中,房企债务融资比例急速攀升,和地价房价一起上涨的,还有房企原本就处在高位的财务风险。

  百城土地溢价近90%

  2016年无疑是土地牛市。据克尔瑞数据显示,前8月全国地王数量已接近200幅,其中8月地王数量48幅,刷新年内单月新高。“高溢价、高总价、高单价”的三高现象成为常态。

  如果说地王是个别现象,代表性不足,百城地价数据则能佐证今年土地市场的热度。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百城土地溢价率最高涨至90%,逼近2010年前后上涨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高溢价背景下,土地市场量价背离现象并存。百城住宅用地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但成交总价同比上涨超50%。

  关于本轮土地牛市形成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2015年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房地产发展的相关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2015年央行进行了五次降息、降准;在信贷政策方面,通过宽松的行业和货币政策,鼓励居民部门买房。2015年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5%、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40%,较之前大幅下调。今年以来央行更是增加对居民部门信贷的投放,连续几月新增信贷大部分投入房贷。

  2、实体经济不振和房价不跌的信仰。相对宽松货币政策条件下,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寻求更高回报率。此外,受益于宽松的信贷政策,居民部门加杠杆买房,寄望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

  3、房企宽裕的资金面。停滞3年的房企定增在2014年末再度开启,同时放开的还有公司债发行,都给房企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此外,去年以来开启的楼市去库存化,楼市量价齐增使得售房款快速回笼,房企的经营业绩和现金流得到改善,这点从房企今年公布的中报可以看出。融资环境宽松、房企经营业绩改善等多重因素叠加助力本轮房价和地价齐涨。

  债务融资比例大增

  疯涨的地价考验着房企的融资能力。房地产行业是除了金融业之外另一个高资金密度的行业,从拿地、开发到经营各环节都对资金有较高需求。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资金对房企支持持续走弱,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房企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股权筹资,包括增发、配股等,增发融资停滞近三年后,在2014年末重新开启。二是债务融资,目前常见的债务融资包括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其中以公司债为主,发行规模高达近八成。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区别在于,债务融资增加企业的财务费用,降低公司的利润,同时让企业存在偿付风险。股权融资的好处在于,增加企业的净资产,扩大企业提升财务杠杆空间。

  2014年以来上市房企累计融资7256亿元,其中定增融资占比为38.4%,债务融资占比高达61.6%。具体来看,债务融资占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当年上市房企融资658亿元,其中债务融资占比不足4成,定增融资超过6成。2015年融资增至3706亿元,债务融资占比增至56%。今年以来融资额为2860亿元,随着公司债的大规模发行,债务融资增至74%。

  从债务融资结构来看,公司债是企业债务融资的主要形式。公司债因其审批快、融资成本低、资金运用限制少等优势,自2015年下半年开启井喷模式。今年前9月上市房企已累计发行187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1520亿元的水平。

  公司债的大规模发行将增大企业负债规模和财务支出成本,降低企业的经营利润,此外,还面临一定的兑付风险。对企业来说,保持合理的杠杆水平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但杠杆水平过高也意味着较高的风险。

  谁在加杠杆?

  公司债已成为房企债务融资的主要工具。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共有66家内地房企发行232笔公司债,累计发行3515.49亿元。从发行规模来看,每家公司平均累计发行53.27亿元。发行额最大的为 华夏幸福 ,合计发行305亿元。最小的是 广宇集团 ,公司计划发行13亿元,截至目前完成发行1亿元。票面利率方面,不同房企差异较大。发行利率最低的为今年1月保利地产发行的25亿元一笔,发行利率为2.95%。发行利率最高的为 中弘股份 去年1月发行的一笔9.5亿元债券,票面利率为9.9%。

  从简单相关分析来看,房企发债规模和营业收入成正比,营收规模越大,发债金额越高。一方面这和发行利率有关,数据统计显示,规模越大的房企,公司债融资利率越低。对房企而言,低利率发行能够降低融资成本,增大融资空间,大型房企更有发债意愿。此外,去年开启的这波地王潮重点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这些区域土地总价规模较高,小型房企参与机会有限。

  数据分析还显示,房企发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水平成正比,发债规模较高的房企资产负债率也较大。这也从侧面说明,财务杠杆较高的房企,仍在加杠杆抢地块。

  从公司债发行利率来看,平均利率呈现下行趋势。发行利率和期限成反比,发行期限越长,年利率越低。和发行额度成反比,累计发行额度越高,平均发行利率越低。此外,公开发行利率低于非公开发行,上市公司评级也是影响发行利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体来看,发债超过百亿元的公司有12家,主要有以下特点:

  1、大型房企扎堆发债。发行规模过百亿公司中,上半年营收超过100亿占比近半。华夏幸福融资额最高,去年以来发行公司债融资305亿元,其中今年融资225亿元,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76亿元。 保利地产 融资150亿元,作为房企龙头,公司上半年营收为551.5亿元。此外, 荣盛发展 、 首开股份 等上半年营收也在百亿元以上。

  2、财务杠杆水平较高。从资产负债率水平来看,发债超过百亿的12家公司上半年平均资产负债率超80%,高出平均水平近3个百分点。进一步从衡量房企负债水平的净负债率(净负债率=(带息负债-货币资金)/所有者权益)指标来看,前12家公司为171%,高出平均水平约50个百分点。负债水平最高的为今年土地市场的明星公司 泰禾集团 ,该公司聚焦一线城市频繁高价拿地,半年报显示净负债率高达314%,较去年年末激增82个百分点。大举扩张背后是资金链吃紧,该公司除了发155亿元公司债之外,连续两年启动定增融资,去年定增融资39.28亿元之后,今年再度发布定增预案,计划募资70亿元投入四个地产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个项目都是近两年获得,其中一个项目为去年12月竞得的深圳宝安尖岗山地王项目。而以往房企拿到地王项目后,普遍会延迟开发,寄望高涨的房价冲减拿地成本。从定增预案来看,这4个项目土地成本平均占比超过60%。泛海控股近年来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公司布局金融领域。除了大规模发行公司债之外,去年通过定增融资57亿元,用于补充2个地产项目的开发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今年3月再度抛出定增预案,计划募资约150亿元,用于增资亚太保险和补充4个地产项目的开发资金。

  3、股权融资并行。发债规模居前的公司,大多同期进行多轮股权融资。公司债规模发行较高的公司,负债率水平也相对较高,发债进一步增加公司负债压力。因此,大多数公司在发债的同时,启动定增融资,降低财务杠杆,扩大债务融资空间。除了上述列举的泰禾集团、泛海控股之外,典型如 阳光城 连续三年启动定增融资,该公司2014年定增募资25.3亿,2015年募资44.5亿元,今年9月再度抛出增发预案,计划募资约70亿元,投入到7个地产项目。此外,保利地产今年6月定增募资89亿元。 金科股份 、荣盛发展在完成一轮定增后,目前筹划第二轮定增。

  小型房企对公司债

  依赖度较高

  高地价、高房价已引起管理层关注,近期厦门、杭州等城市重启限购政策。未来不排除调控进一步升级,收紧公司债和再融资发行门槛等,或对公司债依赖较高的房企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列出了公司债占带息负债比例较高的前10家企业进行分析,有以下特点:

  1、整体发债规模都不大,排名前10的公司有3家发债规模在10亿元以下。如 天保基建 发行8亿元, 卧龙地产 发债仅6亿元。发债超过百亿的仅有 新城控股 一家, 中房地产 发债32亿元,相对规模较大。

  2、营收规模不大,属于小型房企,资产和负债规模水平都较低。尽管发债规模不高,但相比负债水平占比居前。排名前10的公司中,有7家上半年营收在10亿元以下。

  3、资产负债率水平普遍不高,企业财务状况稳健。

  4、不少存在资产重组预期。房企分化严重,小型房企要么面临多元化转型,要么面临资产重组。卧龙地产近期抛出44亿元的资产重组方案,拟转型为“地产+游戏”。天保基建收购航空公司股权,拟转型为航空产业公司。

  警惕净负债率过高房企

  公司债的大规模发行会进一步加重房企财务负担,虽然从去年开始房企销售量价齐升,公司经营得到改善,杠杆水平略有改善,但仍在高位运行。从上市房企今年中报来看,板块整体资产负债率为77.45%,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接近80%的警戒线,其中31家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80%。从更能体现房企真实负债水平的净负债率来看,平均水平降至126.58%,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3个百分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2014年以来定增融资不断扩容,扩大了企业资产端规模,给企业加杠杆增加一定空间。此外,去年下半年以来楼市量升价涨也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尽管去年以来房企债务融资规模井喷,负债比率仍有下降的趋势,杠杆短期有所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梳理去年10月启动的那轮地产股行情,财务杠杆成为限制相关个股涨幅的因素之一。因此,本文梳理了今年中报公布的最新净负债率较高的企业,给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

  净负债率居前的公司有以下特点:

  1、中小型房企居多,营业规模多在百亿以下,近半企业净利持续亏损。典型如 嘉凯城 ,虽然业绩不佳负债高企,但因为恒大地产强势入驻带动股价攀升,成为今年市场上的明星股之一。

  2、综合性房企,布局地产+金融领域。如借壳上市的绿地控股,此前财务杠杆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寄望上市后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负债水平。该公司近期抛出定增预案,计划再融资110亿元投入到3个项目。泛海控股是一家积极布局金融领域的传统房企,增资民生证券、控股民生信托、拟增资亚太保险等。

  3、非传统房企。典型如 信达地产 ,今年市场又一家明星企业,上半年频繁出手竞得地王项目。但信达地产资产负债率水平一直高企,今年中期净负债率高达303.72%,较去年同期上升约80个百分点。公司一边激进拿地,同时加大资本市场融资力度,累计发行公司债90亿元,中期票据30亿,同时正在筹划发行110亿元规模的公司债。

  俗话说,看得见的风险不叫风险,最可怕的在于看不见的风险。公司债大规模发行、企业财务杠杆高企,都可以从房企公开数据中得到体现。看不见的风险在于,在当前在宽松调控政策和货币政策、资产荒、宽松的融资环境等多重因素叠加下,地价和房企齐齐上涨。有实力的房企都参与到高价抢地的游戏中,赌的是房价永远不败的预期。回首去年股灾期间,配资黑洞是导致千股跌停的最大元凶。而今房市同样有此困扰,房企在拿地阶段融资手段花样频出,配资拿地已然是公开的秘密。大量配资赌的是房价继续上涨的预期。未来房价走势、宏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都是悬在高价拿地的房企头上的达尔摩斯之剑。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比2010年前后土地市场的疯狂,宏观调控和融资渠道收紧是大概率事件。高位加杠杆的房企尤其值得投资者警惕。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