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依旧集中在业绩预测结果不准确、信息披露虚假或误导性陈述、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重大事项未及时披露等四大类型中
■本报记者 桂小笋
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67家公司因为各类违规行为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被处罚对象即有公司本身,也有公司的关联方、股东、参股公司等,其中,有一些公司的违规行为还给公司招致了多张罚单。
总体来看,上述67家公司共计收到了86张罚单,由此看出,目前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依旧集中在业绩预测结果不准确、信息披露虚假或误导性陈述、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重大事项未及时披露等四大类型中。
数据统计显示,下半年以来共有4家因涉及业绩预测而被处罚,而查阅这些公司被处罚的原因可以得知,都是一些“有故事”的案例。
这些因业绩预测问题而被处罚的公司,在业绩发布前后,有发生计提大额减值准备未做预亏公告、持股公司虚增利润、净利润发生较大变化时未及时披露者。
“上市公司年度业绩是投资者关注的重大事项,可能对公司股价及投资者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上市公司预计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净利润为负值等情形的,应当按规定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进行业绩预告。公司对年度业绩预计不审慎,未按规定履行业绩预告的信息披露义务。”“公司未能勤勉谨慎行事,导致前期披露的业绩预告与实际业绩出现重大偏差。”“信息披露不及时,存在严重滞后。”这些公司的处罚原因中提及。
除了业绩预测结果的偏差之外,其余公司被处罚,也大多是因为信息披露问题,包括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等。
从数据显示上可知,大部分被处罚的企业,只是被出具警示函、公开谴责、公开批评等,但也有23家公司,被同时处以罚金,这23家公司被罚没金额累计超过了4亿元,其中,7家公司被罚款金额超过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