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内资银行H股估值遇折上折 港股通机构“南下抄底”

2016年10月11日 07:11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张 歆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9家两地上市银行股的H股估值较A股全面折价(已考虑汇率转换因素),其中折价率最高的超过30%。值得一提的是,其中7家银行的A股目前仍处破净窘局。

  A股市场部分机构投资者显然已经发现了比价天平的严重失衡和H股价值洼地:连续数个月,港股通的十大成交活跃股均有多家银行股上榜。

  9家银行

  H股估值全面折价

  在沪港通开通伊始,几乎所有的研报都分析称,AH两地上市银行股中绝大多数H股溢价的情况,将有助于A股银行进行估值修复,差价可能被抹平。但事实上,今年两地上市银行港股的估值持续全面低于A股。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9家两地上市银行股的H股估值较A股全面折价(已考虑汇率转换因素),其中折价率最高的超过30%。

  相对而言,国有大行和招商银行的A股和H股估值比较接近,建设银行的AH比价(A/H)为1.02倍,工商银行为1.04倍,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为1.07倍,中国银行为1.09倍。而其余几家股份制银行的比价则在1.21倍-1.34倍之间。也就是说,H股股价最低较A股打了六六折。

  A股估值

  也深陷破净窘局

  虽然,银行股A股的估值要普遍高于H股,但其实处境也十分艰难。

  9家两地上市银行中,仅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A股市净率大于1倍,也就是没有破净,其余7家银行的股价均已跌破每股净资产。

  “虽然上市银行目前的净利润增速放缓,资产质量仍未出现确定性拐点,但是净资产依然是银行股估值的分水岭。当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时,上市银行的投资价值显然是十分明确的”,有市场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每股净资产是银行很重要的估值指标,这一点已经是市场各方的共识,银行股如今最大的问题是交投不活跃,缺乏引爆市场热情的新兴概念。”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新上市银行股的市净率普遍很高,甚至有2家银行的市净率超过了2倍,最低的也超过了1.5倍。

  港股通资金

  持续抄底银行股

  或许是由于比价天平的明显失衡,港股通的机构资金显然注意到了估值洼地中的内资银行股。

  在9月份月度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中,内资银行股占据了4席,分别为:工商银行位列第二,买入及卖出109.18亿港元;建设银行位列第四,买入及卖出84.21亿港元;中国银行位列第五,买入及卖出81.43亿港元;农业银行位列第六,买入及卖出56.09亿港元。

  此前的8月份,同样有4家银行入选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更是分列第一名和第二名,买入及卖出分别为123.52亿港元、73.88亿港元。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沪港两地市场交易规则、披露规则等细节存在诸多区别,南下的机构大资金很可能首选AH两地上市的股票进行投资,这其中,银行股的资金安全性无疑最高。

  “正如沪港通初期,投资者预期H股溢价将给A股银行带来增量资金的道理类似,H股的全面折价给H股市场折价较高的内资银行股带来了机会”,市场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过,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更为多元化,银行股的估值波动并不算激烈,成交量的放大通常也不会特别明显,因此短期内想要实现理论上的估值靠拢还是比较困难的”。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