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表示,创业板对创新企业的支持主要是通过市场激励来完成
■本报记者 苏诗钰
创业板迎来七周年,在这七年里,创业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出了一批创新发展企业,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证监会数据显示,2009年10月30日启动以来,创业板市场承载着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培育新兴产业的历史使命,总体上实现了平稳有序健康发展。截至2016年9月30日,创业板共有540家上市公司,总共有股本2542亿股,总市值52361亿元,累计融资规模6191亿元,平均市值96.99亿元。
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郑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业板对创新企业的支持主要是通过市场激励来完成。即通过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增发、新设等行为,实现对于创新成果的正向激励。并由此孕育出市场的创新文化,将资本市场的资源引导到全面创新的经济活动中,从而体现市场的绩效。
广州市君侠投资总经理黄剑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服务创业创新、支持转型升级方面,创业板有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服务自主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二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经济结构调整;三是激发创新热情,构建人才和资本连接纽带;四是带动创业投资热潮,改善创新企业融资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可借助资本市场,给予创新企业一定扶持,如创业板对企业申请IPO时的盈利规模要求更低、无形资产占比要求更灵活。此外,双创企业通过发行“双创”的孵化专项债券,以及知识产权融资和股权质押融资也更为便利。” 黄剑飞表示。
郑鈜表示,从大众创业的角度来看,目前创业板已经不再是创业企业能够上市的市场,而是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成熟度,并且具有明显经营优势的企业开展资本运作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