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A股31家公司上半年汇兑损失过亿

2016年11月17日 07:53    来源: 长江商报    

  人民币中间价九连跌创八年来新低,上市公司喜忧参半

  本报讯(记者 沈佑荣)人民币中间价昨日跌破6.87,连续9天下跌,创下8年来新低,而此也让上市公司感受到“两重天”。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A股31家公司汇兑损失过亿,共损失115.98亿元。与此同时,16家汇兑收益过亿,共收益70.64亿元。

  有助于经济更早实现企稳

  人民币中间价再次调低。昨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8592,较前日调低97个基点。开盘后,在岸人民币继续下跌,盘中跌破6.87,创下2008年12月8日以来的新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跌至6.8811,创下2010年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正式诞生以来的最低值。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人民币中间价此轮下跌始于11月4日,至昨日已连跌9天,共贬去1100多个基点。

  人民币“入篮”以来,中间价累计跌去2.7%,期间走出两轮连跌行情。上一轮连跌始于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1月7日,连跌8天,累计下调900多个基点,贬至6.5646。

  针对人民币主动贬值,券商人士称,年底美国加息预期较强,人民币仍存在一定贬值压力,但总体上看,不存在大幅贬值基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冀志斌认为,随着人民币汇率走向国际化,一定程度的升值和贬值都是正常的。去年底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一定幅度贬值,是主动调低的,相对于其他一揽子货币,人民币表现十分坚挺。

  央行官网文章称,10月31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及参考BIS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均稳中略有升值,显示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申万宏源首席分析师李慧勇称,汇率多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增长表现以及相关的货币政策。价格是平衡市场供求最有效的工具,使得货币政策空间加大,经济弹性增加,对中国经济发展不是坏事。在其看来,如果人民币贬值使得中国经济能够更早实现企稳,这将有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人民币贬值上市公司“两重天”

  人民币贬值,对进出口企业而言,遭遇的是冰火两重天的迥异境遇。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2305家公司公布了受人民币中间价波动的影响,其中,800家产生汇兑损失,损失155.91亿元,1505家产生汇兑收益,收益额为134.19亿元,损失多于收益21.72亿元。其中,汇兑损失最大的是航空板块,汇兑损失超10亿的达3家,分别为中国国航16.98亿、南方航空15.07亿、东方航空13.55亿。

  其实,上半年汇兑损益行情是去年的延续。

  去年全年,汇兑损失过亿的达81家,汇兑收益过亿的18家,汇兑损失共计达487亿元。同样,航空和地产是汇兑损失最大的两块,分别损失179亿、119亿元。汇兑损失最大的为南方航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汇兑损失分别为57.02亿、51.56亿、49.87亿。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京东方A等均存在交大幅度的汇兑损失。

  业内人士称,航空板块汇兑损失大,其原因是持有大量美元债务。

  相较航空和地产,电器、建筑装饰类主要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将受惠于人民币贬值。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格力电器汇兑收益达23.46亿元,中国中铁、美的集团的汇兑收益也分别达到7.96亿、6.93亿元。此外,中国石油、中国电建、中兴通讯、*ST钒钛、徐工机械、福耀玻璃、长城电脑等,均有数亿元的汇兑收益。

  部分上市公司也公开表示人民币贬值带来的趋势性利好。

  孚日股份就曾表示,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长7.04%,源于人民币贬值给公司外销业务产生的利好。

  部分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面对汇率贬值给公司业绩带来的不利影响,部分公司开始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以此规避汇兑损失。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有近80家公司公告称,将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如本月5日,华映科技连发三份公告,涉及子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而在上月,先后有智度股份、顺络电子、东方雨虹、九安医疗等公司公告称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此外,部分公司还公布了业务规模以及业务品种。

  今年4月9日,杰瑞股份公告称,将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其公告称,公司外币结算业务较多,公司海外投资、海外并购和海外工程业务扩大,外汇汇率、利率、本外币升值、贬值等风险急剧升高。基于此,为防范汇率大幅波动对公司造成的不良影响,今年,公司拟继续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业务规模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晨鸣纸业亦曾公开称,公司通过进出口对冲、开立远期信用证、贸易融资以及利率调期等措施规避了汇率波动风险,由此,对未来公司业务整体经营的影响不大。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