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强绑APP后开收超时费 速递易收小钱补大洞

2016年11月21日 09:30    来源: 华西都市报    

 

速递易快递柜上贴的通知

 

  继停用短信通知强绑APP后,速递易又推出超时收费!从双十一当天起,成都本土智能快递柜服务提供商速递易开始在全国5个城市试点推行“免费寄存4小时”政策,超出4小时将要收取费用。对此,用户普遍反映难以接受,而速递易副总经理则表示,将在全国推行这项政策。

  速递易在全国挑选出重庆、台州、南充、潍坊、襄阳5个城市进行试点。而直到11月16日晚间,速递易才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出一封关于速递易“4小时免费寄存”新政的详细解释。其中提到,速递易并非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收费,而是“提前在各个小区速递易设备张贴了公告”,只是“部分业主没有留意到这项公告”。

  五城试点

  成都很快就将收费

  11月16日,本报报道了速递易停用短信通知一事,引起不少市民共鸣。有速递易用户就表示,速递易明显是借双十一之机,强制用户下载其APP,“这种行为属于绑架用户”。

  仅仅过了一天,速递易再次被曝缩短免费寄存时限,而此次调整,无疑令用户更加难以接受。据了解,速递易此前的收费方法为,在成都、重庆两地提供48小时免费存放时间,其他城市则为24小时,超时收取每天1元的公共资源占用费。

  速递易为何再次选择在双十一期间作出此调整?11月17日,记者致电速递易副总经理李其骏,对方表示,之所以在此时试点缩短免费存放周期,主要是为提高快递柜的周转率。“在双十一、双十二、年底快递高峰期,很多包裹进不了快递柜。”

  李其骏说,在试点城市推行4小时免费寄存后,快递柜的周转率提高了不少,“4小时内取件量比以往提升了60%以上”,这也使得快递柜可以“每天周转一到两次”。

  李其骏说,经过5个城市试点后,免费寄存4小时的新政策将向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国其他城市推广。“具体时间还在规划,可能这个月,也可能下个月开始执行。”李其骏说。

  “如果用户不接受,我们会优化调整方案,同时也会将选择权交给用户。”李其骏说,接下来,缩短免费寄存时限后,业主第一次使用速递易时,会提前通知用户。“同时,业主第一次超时取件时,可以选择不支付这个钱。”

  亏不起了

  速递易收小钱补大洞

  李其骏表示,尽管缩短免费寄存时限,主要是出于提高快递柜周转率的考虑。但他也承认,其中也有成本方面的压力。

  此前,李其骏曾对记者表示,建设一个快递柜需要投入成本3-4万元,而目前,速递易已在全国80个城市中的5.5万个小区投建了快递柜。

  “我们还要给小区物业交场地使用费,中小城市每个小区每年2000元左右,一线城市每年要五六千。”李其骏说,相应的在成本回收上,则只有快递柜广告费用以及向快递员收取的费用,“这与快递柜建设成本和场地使用费相比还是不匹配”。“如果能通过这种方式(向用户收费)收到一定费用,对公司来讲也是有益的补充。”

  另一方面,李其骏说,当初制定48小时或24小时免费寄存时限时,“没有经过市场调研”,而到了现在,“应该对市场的发展方向、标准规范作出引导”。

  速递易投资有多大,记者查阅了三泰电子公告,三泰控股最早于2012年启动“速递易”项目。在2013年到2014年间通过多次增发向速递易输血超50亿,而到了2015年三泰控股以20.18元/股的发行价定增28.69亿元,再次输血速递易。三泰控股曾表示三年内速递易的总投资将达到200亿元,远超三泰电子目前的总市值。

  记者从三泰控股2016年半年报中看到,速递易累计送达包裹数量突破5亿件,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88.67%,上半年实现收入1.87亿元。但公司亏损扩大,主要是因为速递易业务战略提升与调整,新业务尚处于市场培育期,运营费用增加等因素所致。而三泰控股三季报称,速递易广告收入减少,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为增强用户黏性,速递易在寄派件业务方面实施了优惠营销策略,收入相应减少,以上原因致使速递易业务今年亏损加大。

  一个猜测

  智能快递柜将成鸡肋?

  近3年来刚刚兴起的智能快递柜行业,其中既有顺丰、阿里巴巴等行业巨头的身影,也有为数众多的创业企业。除了速递易、丰巢等相对较大的企业外,在各地都有业务类型相近的创业公司。比如在江苏省就有格格货栈和江苏云柜,在武汉有智码开门等。

  与其他O2O模式的创业公司一样,大部分智能快递柜经营企业都选择通过免费来吸引用户。在这其中,速递易凭借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优势,一直属于行业中的异类。速递易的独特之处表现在不仅向超时用户收取费用,同时也向投放的快递员收费。

  而实际上,随着快件量越来越大,各家快递柜经营企业都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今年双十一期间,不少公司都开始向快递员收费了,去年还只有速递易一家收费。”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一位快递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即便采取收费措施,所获收入与智能快递柜投入成本相比,仍然微不足道。“目前这个行业仍然没有清晰的盈利途径,收费难以保证用户留存,因此很可能成为投资者的鸡肋。”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