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被称作歪果仁的“双十一”,黑色星期五褪色了吗?

2016年11月25日 18:16    来源: 中新经纬     钱蕊莎

  随着感恩节的到来,国外的剁手党们也要喜迎他们的“双十一”——黑色星期五了。然而,打折季的延长、网购的便利,以及国内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或许已经给这个传统的购物狂欢日蒙上了阴影。

  资料图:人们在加利福尼亚州一商场内购物。

  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通常指感恩节(Thanksgiving)后一天,是美国全年最大的购物节,意味着圣诞采购季的开启。与国内不同的是,国外的“黑五”更像是实体店的“双十一”。人们早早地拟好购物清单,有的甚至提前一两天抱着棉被帐篷在店外排起长龙,可谓real热闹。

  事实上,这种疯狂有时候就发酵成了混乱。2008年,纽约长岛,一名沃尔玛员工被涌入的人群踩踏致死,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因“黑五”丧生的人。2011年的“黑五”也很惨烈,洛杉矶、北卡罗来纳Kinston两地均发生大规模混乱,各有20人因胡椒粉喷雾受伤。国外一家网站专门统计在“黑五”死亡和受伤的人数。据此网站数据,“黑五”抢购已造成7人死亡,98人受伤。

  “黑五”褪色

  尽管近年来,商家折扣力度不断提高,促销时间不断提前,“黑五”的消费热情却在减退。而这不仅仅是人们出于安全考虑。

  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数据,在感恩节周末购物的人数从2012年的1.47亿人减少至2015年的1.02亿人,下降近1/3。

  美国个人金融咨询网站银率网的最新调查指出,仅有23%的美国成年人表示将会在“黑五”当天购物,而2014年这个数字是28%。

  “前几年我会跟朋友半夜去排队,就像一个有趣的传统一样,”家住德州达拉斯的Mayra Cruz说,“但越来越没这个必要了。这些折扣前几天就有了。”

  而家住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的Nina Johnson表示,蜂拥的人群让她觉得不安全,她决定周末再去采购给家人和宠物猫挑选的圣诞礼物。

  “整体来说美国的黑色星期五这几年由于在Thanksgiving和Christmas之间的折扣活动延长而弱化了。”英国咨询机构OC&C 亚太区合伙人庄淳杰说。美国许多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Best Buy、Target等,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打折销售。

  《时代》周刊网站文章认为,黑色星期五当天的购物热情之所以减弱,是因为几乎所有商家都会提前放出促销活动,加之网购的便利,顾客没必要再匆匆忙忙赶往商店购物了。

  事实上,自2009年开始,紧随“黑五”的“网购星期一”(Cyber Monday)销售额就已经超越了“黑五”。2015年,这两个节日的销售额分别为31亿美元和17亿美元。当然,这也只是阿里“双十一”的一个零头,其2015年销售额为143亿美元。

  资料图:新泽西的一家商场内,消费者们在黑五当天满载而归。

  剁手党们还买得动吗?

  美国商务部1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商品零售额已经连续两月大幅上升。季调后的10月美国商品零售额为4659亿美元,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4.3%。并把9月份商品零售额环比增幅从此前公布的0.6%上调至1%。

  美国商务部10月31日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个人收入环比增加467亿美元,增幅为0.3%;9月份美国个人消费开支环比增加610亿美元,增幅为0.5%,好于经济学家预期的0.4%。

  美国零售联合会因此仍然坚持对整个购物季的乐观预期。预计11月和12月销售额会增长3.6%至6558亿美元,高于7年平均的3.4%。

  “虽然政治不确定性和暖和的天气可能会降低购物热情,但我们不应低估美国的消费能力。” 美国零售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Jack Kleinhenz表示。

  而在中国,亚马逊、洋码头、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早已摩拳擦掌备战“黑五”,商务部宣布将跨境电商零售监管过渡期进一步延长至2017年底,对于跨境电商来说也是好消息。但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贬值或许会限制消费的热情。11月24日早盘,人民币对美元离岸汇率一路走贬,最高跌破6.96。9月30日至今,人民币已贬值近5.9%,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海外商品的购买力。

  延伸阅读

  黑色星期五的说法最早起源于美国费城,最初是用来形容感恩节狂欢之后第二天糟糕的路况。之后的二十多年,随着这种说法日益流行,也有解释说是因为商家在这个时节扭亏为盈——美国的商家会用黑色标记收入大于支出的盈利状况,用红色标记亏损。

  包括加州在内的一些州把“黑五”定为法定节假日,一些公司和学校会在当天放假。紧跟着“黑五”的是“小商业周六”(Small Business Saturday)和“网购星期一”(Cyber Monday)。

  如今,“黑五”已在加拿大、英国、墨西哥、印度、法国、澳大利亚等多国流行。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