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双十一”退货潮来临险企纷纷抢占电商消费市场

2016年12月05日 08:43    来源: 金融投资报    

  在“七天无理由退货”几成标配的背景下,随着“双十一”订单的陆续送达,退货潮席卷而来。有快递员透露,11月下旬开始收件量有所增加,消费者退换货的情况较为频繁。不过,日前有网购达人表示,本来只要几毛钱的运费险,现在已经悄然翻了数十倍。

  ■记者 陈思源

  保险公司分羹电商消费险市场

  随着“双十一”网购平台成交量频繁刷新,当日退货运费险产生订单量也在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4年“双十一”淘宝平台的退货运费险创造了1.86亿份保单的历史纪录,2015年升至3.08亿份。而在今年 “双十一”淘宝成交量再创新高的同时,当天该款退货运费险产生订单量也再创新高。数据显示,目前与蚂蚁金服合作的9家保险公司在一日之内产生保险6亿笔。

  据蚂蚁金服方面透露,在电商行业发展的推动下,更多在网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陆续浮现,除了当下适用面更大的的退费险,目前电商消费险已经覆盖了物流类、质量类、价值类以及售后类多个领域。与此同时,更多的保险公司开始进军电商消费险领域。蚂蚁金服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已与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泰康在线等9家保险公司进行了合作。

  此前,泰康在线方面则透露,目前市场上一个险种每天几百万单的数字,传统保险业很难做到。其表示:“以前自己做产品的时候每分钟120单,每秒钟进2单的时候技术就‘撑死’了,但现在依靠新技术的进步,人工介入才不到一成,一天可以处理多达226万件产品。”

  在消费险发展火热的背景下,保险公司抢滩电商市场的步伐也有所加速。据公开资料显示,11月7日,易安保险联合国美电器在京宣布推出双十一“低价保障险”,并称未来双方将在商品与服务等众多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10月26日,众安保险推出全网通用的网络购物退货运费损失保险服务“任性退”,为全网电商消费者提供退货无忧保障服务。

  与电商平台的合作似乎使保险公司受益匪浅,泰康在线方面透露,除了天量保单,消费保险所触及用户中,有大量是从未接触过保险的年轻用户,整个保险业可获取超过1亿名新保民,这些人的保险意识如果不断增强,保险业能收获的将会比“双十一”当天的保费多得多。

  蚂蚁金服方面透露,目前淘宝上有400万商家实现保险覆盖,但是淘宝卖家数量实际上是千万级别的。而卖家主动投保实际上可以减轻消费者负担,从而促进消费,未来或将有更多卖家投保。

  大部分“剁手族”会考虑买退货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退货险悄然涨价了。“我喜欢在网上买东西,大到家用电器,小到牙刷,就连家里吃的排骨都是在天猫生鲜超市购买。买得多,当然退货的频率也就大,这不,家门口几家快递的快件员都认识我了。”经常上网购物的小李说,由于网购只见照片,见不到实物,她在网购时已经习惯了买份运费险。

  近几日,小李又在网购时发现,本来只要几毛钱的运费险,现在已经涨得“有些高”了,“先是在一家店铺选了一件羽绒服,运费险一栏显示‘投保退货运费险,确认收货前退货可赔付9元’,而投保运费险的金额显示8.9元。”

  网购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消费途径,由此也催生了退货运费险,“剁手党”在购买运费险后,若想退货,保险公司会根据相应的保额,赔付在退货时产生的运费。记者了解到,运费险的赔付款并不会先行支付,而是遵循以下顺序:买家先支付运费——卖家收货完成退款——系统发起理赔——运费险赔付款到账。

  随后,记者在随机调查中了解到,大约6成网购族会买运费险。他们表示,在购买价格较高、不太确定质量的商品时,会购买运费险,这样的商品虽然保费较高,但需要退货时,运费险赔付的金额基本可以冲抵退货产生的运费。

  那么,“运费险”保费真的涨价了吗?记者电话有关保险人士表示,运费险的保费主要根据平台提供的买卖双方两地距离惯常运费作为标准。通常情况下,买家近几个月的退换货率也被作为定价依据,另外所买商品类别也会影响运费险的保费。

  关于运费险的问题,蚂蚁金服表示:以物流公司相同路线最低首重价格作为每份保单实际保险金额及赔付基准,根据买家相应的风险因子收取运费险保费。也就是说,小李等“淘宝达人”的保费价格,也来自系统对此笔交易的风险控制指标的评估。那么,运费险收多少钱,和买家的风险程度有关。众安保险客服称,决定风险控制指标的,包括投保金额、赔付数据,以及其他因素(比如交易商品类型、信用分类等信息)等。

  据艾瑞咨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预测,未来几年,消费金融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9年有望达到3.398万亿元的水平。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刺激消费政策的持续出台、消费金融牌照管制放开、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观念的升级,以及消费金融产品和授信主体的多样化,消费金融万亿级蓝海市场正在逐步打开。“在大数据时代,很多保险的赔付率倚仗大数据分析,根据投保人‘信用’或者其他因素等进行‘系数’保费评估。”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