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将全面放开养老市场 构建公共治理新模式

2016年12月25日 14:1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养老产业金融发展报告(2016)》称,2015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达1.5亿,占人口比例的11.6%,预计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的峰值。

  而当前中国养老机构床位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造成了养老需求和养老供给的突出矛盾。对此,中国挥出了意在解决养老供需矛盾难题的组合拳。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2020年,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供给结构更加合理。接受中新社采访的专家们认为,中国在养老领域正构筑一种公共治理的新模式。

  全面放开市场:民资、外资都欢迎

  意见提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还将“放宽外资准入”纳入其中。

  在鼓励境外投资者在华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市场,鼓励境外投资者设立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其设立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境内投资者设立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用“鲶鱼效应”评价上述意见。“不仅巩固了现有的外资养老资源,也将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而且民间资本和外资会带动整个养老市场活起来,继续完善中国社会养老体系建设。”

  发力居家养老:“呵护”老年人感情

  意见提出,大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品质。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万科集团旗下“万怡医养”董事长王垚认为,老人们不一定都要住进专业机构,还可以改造社区,让它更亲近老人,“这样可以更好地呵护老年人的感情。”

  他补充说:“特别是北京这样的城市,很多老小区,人口结构都在升级换代。家里面不仅面临着空巢老人要照顾,还面临在动态发展的社区,发展出亲情养老的关系是一种更好的养老。”

  优化养老供给:推进“互联网+”养老

  意见提出,全力建设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认为,在智能产品服务养老产业的同时,还应关注老年人应用智能手机、网络的程度与积极养老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互联网+”养老不仅可以智慧“助老”,还能智慧“用老”。

  “让老人老有所为,将他们的知识通过智能设备进行代际转移,既养老又补充了劳动力资源,赋予老人社会价值,丰富晚年生活,提升老年人地位。”左美云说。

  保障措施到位:政府作用少不了

  意见提出,切实增强政策保障能力。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土地支持政策,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素质,完善财政支持和投融资政策。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黄石松表示,放开养老市场毋庸置疑,但完全市场化也是行不通的,必须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你手牵我手、一起向前走”的公共治理模式。

  上述从政府层面拿出的保障措施,对未来建立一个统一透明、公平竞争、依法有序的养老市场格局会起到重要作用。

  黄石松总结道:“推动养老供给侧改革,切实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必然选择。此次意见牵住了这个牛鼻子,攻坚克难,有重点、有实招、行得通、立得住。”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