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把制造业岗位抢回美国?恐怕没那么容易。
无论是参加竞选时还是当选总统后,特朗普都对美国企业表示,不希望企业外迁生产,希望企业回迁制造生产岗位。近期,特朗普特意为此频繁敲打了开利、福特及苹果。当前,中国又正逢制造业转型升级,一些国外媒体于是猜测特朗普的主张可能会对中国制造业造成影响。但实际上,对目前的中国制造业而言,特朗普不会构成主要困扰。
按《华尔街日报》的说法,特朗普的政策,在深圳许多企业高管的眼中,其实算不上麻烦事。他们表示,深圳从一个贫穷村庄发展为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背后有一股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不会轻易被改变。即便特朗普真的对中国商品征收重税,深圳同样能在和美国的竞争中胜出,因为这里的电子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发货,效率已经相当高。
上月末,开利表示将保留1000多个就业机会,在印第安纳州的新财政刺激以及“与当选总统特朗普交谈”后,公司还将继续在印第安纳州的波利斯工厂制造燃气炉。美国媒体报道称,作为交换条件,开利将获得美国新政府的奖励。
特朗普敲打美国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要将这些企业的生产制造环节留在美国。与奥巴马的制造业振兴计划不同,特朗普希望制造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国内就业机会,奥巴马则寄望于高端智能制造业支撑国家的经济基础。设想一下,如果苹果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环节回迁,势必会在就业上对中国产生影响。但同时,应该看到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局势已经出现了诸多变化。
首先,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外迁压力并非来自美国,而是东南亚及非洲。随着薪资自2010年起不断上涨,深圳一度繁荣发展的服装和玩具工厂中有很多搬到了成本较低的国内其他地区以及越南等国。目前,一些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商也在外迁。这不仅仅发生在深圳,制造业大省江苏亦出现了这种情况。这类产业往往属于拼劳动力红利的低端制造业,处于价值链底层,对于中国未来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作用较小,主要作用在于提供就业岗位。
其次,国内制造业基础较好的很多地区,都已经开始启动智能化生产的提升战略,向高端制造业转型。面对要素成本的上涨,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需要依靠转型升级提升自己,才有可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存活下来。从目前来看,机器人生产以及智能化改造的成本仍然很高,但大趋势是,机器人本体与集成的成本都会不断下降,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对企业智能化改造进行财政补贴,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当然,类似于福耀玻璃这样的企业并不在这支队伍中。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理智而客观地讲,这种规模量级的、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市场以及生产成本洼地的公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它显示了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评价此类公司好坏的标准在于看它是否承担起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而不是用强留来干预公司发展。已经有观点甚至认为,特朗普的强留,会限制美国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以及转型升级。
(作者系IT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