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IPO审核趋严 再融资规模“瘦身”

2017年02月10日 06: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桑彤 潘清

  春节后,新股发行的速度有所减缓,较节前每周至少10家甚至14家的新股发行速度而言,本周仅有8家新股启动申购。虽然本周新股数量环比有所下降,但是IPO发行速度的整体基调并未改变。当前,IPO常态化下监管趋严,再融资审核加强,避免过度融资将成为2017年监管政策的主基调。

  今年1月份,证监会审核了48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40家获得通过,7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为83.33%。而2015年、2016年IPO审核的通过率分别为92.28%和91.21%。

  东方恒润投资总经理张耀东认为,最近IPO过会率降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对合规性要求从严,是证监会逐渐回归监管为中心职能的体现;二是,对IPO企业持续盈利的要求从严,是IPO从审批制向注册制过渡前证监会对投资者还需要做适当性保护的必要措施。

  与此同时,再融资市场也已受到监管层的密切关注。今年1月16日至20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共发出12家再融资申请的反馈意见。意见显示,监管部门对于企业再融资募集资金的必要性、募集资金的具体投向以及母子基金的规模是否合理等保持了高度关注。

  从定增融资规模来看也出现“瘦身”,2017年1月完成632亿元,较去年大幅下滑了45.08%。在鼎钧资本研发部负责人、高级合伙人杨焕看来,对于再融资审核加强以及再融资规模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减少再融资的“抽血”。

  近几年来,相对于对IPO的高度关注,再融资市场往往被市场忽略。统计显示,2016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是IPO首发融资金额的10倍以上。

  上海一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江透露,很多公司先小规模IPO,上市后再以定增形式再融资,估值较高、融资金额较大。

  在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的同时,一些公司又将巨额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等投资事项。统计显示,2016年共计超过700家上市公司累计购买理财产品逾7000亿元,约占同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的50%。仅去年11月份,深沪两市至少有10家上市公司认购信托公司产品,涉及金额24.15亿元。

  部分上市公司大花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后,却在二级市场通过定增来补充流动资金。有数据显示,有11家在2016年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涉及募资约293亿元。

  在市场人士看来,这类公司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一方面表明这些公司并不缺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些公司不务正业。过度融资降低了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甚至助推了市场资金的“脱实向虚”。

  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勋指出,上市公司募资量过大,吸收现金量较多,大股东通过变现获得收入,降低了其继续做好实业的积极性。

  “此外,定增和定增参与者的勾兑导致了市场盲目地加以追捧,扭曲了资本市场的合理定价机制,提供了上市公司和相关定增参与者利益输送和分配的机会,对中小投资者形成不公平。”潘江指出。

  从近期定增市场呈现趋严的态势看,防止定增套利、避免过度融资、引导“脱虚入实”是2017年监管政策的主基调。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2017年定增市场将延续当前从严监管的政策基调,抑制高折价、破除逆向选择;严防炒壳,规范并购重组;严控配套募资用途和规模仍将是监管重点。

  对于新股发行,杨焕判断,后续标准可能会更加严格,同时发行速度也可能会加快,以便于能够真正地解决新股“堰塞湖”,届时才能真正有效地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实现在资本市场的“能上能下”制度。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