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作为一只打新基金 最优规模临界点在哪?

2017年05月05日 13:41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周琳

  据统计,2016年全年,A股市场有175只新股上市,2017年以来,截至3月末,上市新股数量(按招股日期)约为109只,相比2016年月平均新股供给个数的15只,其平均发行速度提高了140%。未来仍有570多家企业排队,发行热度不减。

  收益方面,广发金工统计显示,截至3月末,今年发行且已经打开涨停的新股之中,平均上市后连续一字涨停天数为12.1天,平均收盘涨停天数为12.9天,与2016年全年的平均水平持平。新股接连登场,“金身不破”,打新策略自然受到热捧。

  2016年新股采用市值申购后,申购量大幅增加,中签率自然就下来了,前年中签率大体上为千分之几,去年则下降为万分之几,相差10倍之多。

  相较于个人投资者的“散兵游勇”,网下机构打新优势无可比拟。根据证监会规定,网下打新采取配售制度,投资者被分为3类,A类(公募、社保),B类(企业年金、保险),C类(私募、个人、其他),获配效率A>B>C。具体分配比例由主承销的券商自行决定,但要保证A类投资者获配的股票数量不低于网下配售总数量的40%。所以说,公募和社保才是亲生的……

  就公募基金而言,截至3月末,今年共有2178只公募基金参与过打新,40%的基金参与申购了近半数以上新股,25%的基金参与过七成数量的新股申购。

  网下打新,规模是绕不过的坎儿。2017年已公开招股说明书且安排网下配售的75只新股之中,底仓规模要求6000万成为主流。如果要参加沪深两市的打新,则要保持1.2亿元底仓。

  基金规模太小,够不着打新门槛;基金规模太大,顶格申购获配的收益又容易被稀释,偏离最优套利区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规模究竟多大才合适呢?

  据统计,去年10月份以来,新股申购金额上限下降明显,3月平均上限仅为1.2亿元,85%以上的新股申购上限小于2亿元。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申购上限已处低位,继续下降意义不大,推断未来将维持低位运行。

  因此,新近流行的一类打新策略采用“股票底仓+打新”的模式,基金最优规模在2亿元附近,既满足了1.2亿元的底仓门槛,也能顶格申购85%以上的新股标的,实现资金配置效率最大化。底仓可配置主流指数、权重蓝筹、高股息、量化多头等,并以打新增强收益,极具吸引力。另一类策略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对冲策略,适合不愿承受底仓波动的低风险偏好客户。

  还有一类策略较为主流,采取“固收+股票底仓+打新”的模式,最优规模在6亿元附近,80%的固收提供低波动的固定收益;20%的股票底仓用以打新增强收益,适合银行等要求类固收收益的客户。

  历史数据显示,若以全量顶格参与打新,2016年以来月度收益可观,平均值接近200万元。以平均值测算,采用“股票底仓+打新”策略,2亿元最优规模下,预计基金可以获得10%(年化)左右的增强效果。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