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浙商银行A股上市时间难估 5月提交监管部门核准

2017年05月15日 17:57    来源: 搜狐财经    

  来源:潜望 文/张婷婷

  在5月11日的银监会例会上,浙商银行副行长徐仁艳透露,浙商银行回归A股的上市时间尚难以准确预估,相关议案尚待5月底召开的股东大会审议及银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核准,将有序、稳定地推进后续资本补充事宜,争取早日实现“A+H”两地上市。

  去年3月份,浙商银行登陆H股市场。为更好地获得资金补充,提高境内的品牌影响力,赴港上市一年后,浙商银行董事会于今年3月初审议通过了A股发行相关议案,拟在上交所发行不超过44.9亿股的A股股票。

  据了解,目前,同浙商银行一样正在等待A股上市的还有郑州银行、青岛银行、哈尔滨银行等。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浙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9.28%,资本充足率11.79%。今年3月底发行21.75亿美元境外优先股后,该行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有了进一步的显著提升。

  金融去杠杆:拓展一般性存款,控制同业资金融入比例

  除了等候上市,今年来让各银行普遍感到压力还有金融市场流动性持续收紧,金融去杠杆持续发力。徐仁艳也表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在帮助企业去杆杠的同时,自身也可以实现去杠杆。

  对于金融机构自身如何去杠杆,徐仁艳表示,浙商银行将尽量拓展一般性存款,降低和减少同业负债,控制同业资金融入的比例,以此来控制自身的资金来源。“一般性存款不存在增加杠杆的概念,因为本身就是吸收公众存款。所以我们降低和减少同类负债的控制、同类资金融入的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同业业务正是此轮监管“开刀”的一个重要对象,日前有调查显示,很多银行都已经收缩了同业“战线”。

  另外,容易暗藏风险的资产错配行为,也是本轮监管整肃的一个目标。

  徐仁艳也指出,“杠杆问题可能都是机构自身有期限错配的问题才会出现的。因此银行在资产管理方面也要注重,尤其是在期限错配方面尽量减少,虽然银行不期限错配也不可能,但要控制它的总量,当中就要把负债的期限来匹配,合理地来确定长期和短期的资产与负债比重,相应的资产负债的均衡对应关系,减少错配的部分。从而保证我们的资金流动性,前提下这个过程中我们自身的业务方面尽量减少期限错配、减少同业资金”。

  但是,目前浙商银行对同业业务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据财新报道,截至2016年末,浙商银行资产合计1.35万亿元。结构上,信贷规模仅占32.75%,投资规模占45%。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总投资规模的80%,即该行的投资基本均是同业投资,含各类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他行理财、非上市企业债券等。从负债端来讲,同业负债占比接近40%,超出相关监管标准。

  企业去杠杆:池化融资盘活存量资产

  近年来,企业高杠杆问题引发关注,部分企业债务规模快速增长甚至出现违约,加重了防风险的压力。浙商银行副行长徐仁艳认为,“应收账款、库存两项资金占压较高是一个重要因素。”

  徐仁艳表示,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企业一方面有大量票据、应收账款等资产“趴”在账上,另一方面因缺乏经营性流动资金,不得不向银行贷款和融资,增加了负债和杠杆。如何让企业闲置资产“转起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而实现去杠杆、降成本,是银行所需要关注的难题。

  徐仁艳介绍,浙商银行已获得深交所批准,将发起400亿元的企业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资产支持证券),通过池化融资,将企业的流动性资产如应收票据、应收账款汇集起来,通过企业ABS方式对接市场,盘活存量资产,银行在其中主要负责提供中介和通道服务。

  首先,为企业注册一个资产池,根据企业需要开通相关功能,使企业可以把暂时闲置、难以变现或变现成本高的各类流动资产,随时进“池”里,生成相应的可融资额度。

  同时,银行的计算机系统每天轧计企业融资额度使用情况,优先使用企业入池的资产质押额度,不足时再使用银行授信敞口额度,按日计算利息,提高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企业外部融资和利息支出。

  截至今年3月末,浙商银行池化融资平台客户数超过万户,入池票据55万多张,入池金额超5700亿元、出池融资达7000亿元。据测算,帮助企业累计节省了5亿元的利息支出。企业通过池化融资方式盘活沉淀资产,不仅减少了20%左右的传统融资,还累计节省了5亿元的利息支出。池化融资平台设立两年半,至今未发生任何重大风险事件。

  徐仁艳表示,池化融资平台的最大好处是企业可以按实际需要借款和使用授信额度,“缺多少用多少,不浪费”;同时通过在线操作,随时使用或归还借款、授信敞口额度,方便快捷,大大减少企业资金占压和授信敞口使用的天数,既提高了业务效率,也实现了“去杠杆、降成本”。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