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大行进军校园贷 或能起到"良币驱逐劣币"作用

2017年05月22日 07: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相继推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校园贷产品。其中,建行广东省分行推出的“金蜜蜂校园快贷”是该行首款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专属定制的互联网信用贷款产品;中行则是以试点的方式在华中师范大学推出小额信用循环贷款“中银E贷·校园贷”产品。

  在校大学生是中国信用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军。理性消费和创业资金需求是大学生群体的合理金融诉求,校园贷应需而生。但是,此前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为了抢占校园贷市场,利用在校大学生认知能力较差、防御心理弱的特点,违法违规开展“变相高利贷”,诸如放款门槛较低、申请主体审核不严、多头授信、隐私泄漏等问题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裸条借贷”“欠贷自杀”“暴力催债”等影响恶劣的行业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广泛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进入校园贷市场,预计能起到“良币驱逐劣币”的作用。“校园贷平台兴起于2009年后各大商业银行停止针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随着‘正规军’的再次介入,业务规范性和合规性将得到有效提升。”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表示。

  乐信集团相关人士表示,更多的正规金融机构进入校园后,可以对用户开展系统的市场教育、信用安全教育,把不良网贷、非法高利贷彻底赶出校园,也有利于校园金融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用高压态势把不合规的放贷主体清除出校园市场,让银行与市场化的优质消费金融主体共同服务,只是终结校园贷乱象的第一步。”上述乐信相关人士呼吁,行业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只有打通各个放贷主体之间的信息孤岛,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系统,才能从总体上控制大学生的负债情况,避免“多头借贷”引发的行业风险,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随着商业银行的进入,对原有的网贷平台会带来哪些影响?张叶霞表示,由于前期针对校园贷的政策频出,许多平台已经逐渐退出校园贷市场,随着国有大行的进入,行业优胜劣汰的趋势将更为明显。与此同时,具备较强实力的校园贷平台仍有发展空间,并且存在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的可能性。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行、建行等银行进入校园金融领域,有资金优势、品牌优势,一些互金平台,最早从校园起步,具备场景优势,并且累积了大数据风控经验,有成熟的线上营销渠道,可以帮助银行降低获客成本,提高风控效率。

  “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正规金融机构和规范经营的类金融机构将提供更多优质的金融服务,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金融消费习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经济日报记者 钱箐旎)

  点评:

  防风险 治乱局

  莫开伟

  建行、中行进军校园贷,意味这个曾被遗忘的金融角落终于迎来银行的爱,也可理解为银行对监管部门清理整顿校园贷及履行社会责任的正式回应。无论从哪方面看,这都是大好事、大喜事。校园贷市场有望告别高利贷、裸贷等各种乱象骚扰的困局。

  国有大行早就该深耕校园贷市场,现在进入算是一场迟来的爱,但有爱总比没爱强。不过,国有大行的进入,并不能保证校园贷市场会自发走向规范,要顺利推广校园贷,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认真解决几个现实问题。

  首先,银行应吸取之前信用卡滥发以及网贷机构校园贷失败的经验教训,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情况,严把大学生借贷审核关,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完善大学生网络信息建设,使大学生校园贷信息全面、及时、准确,消除校园贷盲目行为;再次,依托银行风控体系,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信用额度成长模型、风险预警启动模型、客户价值评估模型,实行综合跟踪及评估,有效预防校园贷风险;最后,各类大学、银行机构应加大引导力度,引导学生合理消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理念。此外,政府及其监管部门还应加大对银行校园贷的监管力度,严禁违规开展业务,使其始终运行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