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晶丰明源收账能力突出 难掩销购存三方数据异常现实

2017年11月25日 10:03    来源: 新浪财经     胡振明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记者胡振明

  10月13日,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丰明源”)首次公告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上交所公开发行不超过1540万股A股,募集资金计划用于“通用LED照明驱动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智能LED照明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披露,在公司营业收入于2015年和2016年分别同比增长5.89%和59.86%的同时,这两年应收款项(即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合计)也同比增长了188.34%和43.48%,2015年债权的同比增速明显大幅高于营收增速,说明公司在该年的销售政策是明显有所放松的。

  与销售政策明显放松相比,晶丰明源的应收账款账龄结构让人瞩目,约有99%应收账款账龄集中在半年以内,这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士兰微和富满电子有较大部分应收账款账龄超过1年(见表1)的现实相比,晶丰明源仅有不到1%的应收账款账龄在1年以上,高效率的收款能力实在让人称赞!

  

  也就在其高效的收款效率光环下,《红周刊》记者在进一步分析晶丰明源招股书披露营业收入、库存和采购数据时发现,公司实际披露的营收、采购、库存方面的数据变动与理论核算数据变动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不排除其存在虚增收入,甚至连环虚构库存和采购的可能。

  虚增营业收入

  从晶丰明源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出现了连续增长,然而在考虑到财务数据间的勾稽关系后,可以发现晶丰明源报告期内每年都有超过亿元的营业收入无法获得现金流量和债权数据的支持。

  如在2016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57088.11万元,考虑17%增值税销项税额影响后,含税营业收入达到了66793.09万元。在正常的会计核算上,66793.09万元含税收入必然等同于同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债权的增减。

  “合并现金流量表”中,2016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7001.98万元,考虑到预收款项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即预收款项余额减少的29.07万元影响,当年公司收到的现金合计为47031.05万元,由此可推算出,2016年还有19762.04万元未获得现金支付的含税营收需要体现在当年债权余额的增加上。

  可实际上,2016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155.78万元(这年仅计提坏账准备86.26万元),应收票据余额为4688.64万元,合计金额12844.42万元,相比2015年年末余额合计仅新增了3892.21万元,这个结果与前述理论上新增19762.04万元债权值相比,有15869.83万元的偏差,即意味着公司在2016年经营中,存在15869.83万元含税营业收入是凭空而来的情况。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2015年和2017年1~3月。其中,2015年含税营业收入41783.08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有23631.37万元,预收款项减少了86.92万元,综合来看,与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量仅有23718.30万元,理论上这将有18064.78万元债权新增。可实际上,2015年应收款项合计8952.22万元,仅比上年同期新增了5847.51万元,与前述理论值相比,两者之间仍存在12217.27万元差额,即意味着公司在2015年也存在12217.27万元含税营业收入莫名增加的情况。

  2017年1~3月也是如此。一季度含税营业收入17911.71万元,要比相关现金流入量9654.20万元(已经考虑了所减少的92.05万元预收款项)多出8257.51万元,考虑应收款项比年初新增1161.48万元的因素,同样推导出今年一季度有7096.03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异常增加的情况。

  整体来看,晶丰明源在报告期内连续出现大额营收莫名增加的情况,且合计金额已经高达3.52亿元,这对于报告期内每年年收入不过3亿至5亿元的企业而言,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如此大的数据偏差,实在令人担忧其营收数据的合理性。

  大额库存去向不明

  在公司存在数亿元营业收入莫名增加的嫌疑下,《红周刊》记者进一步通过对比晶丰明源产销情况、单位成本和库存情况,发现其每年年末库存成品的金额也有异常之处。

  招股书披露,晶丰明源产品有“通用LED驱动芯片”和“智能LED驱动芯片”两大类,其中前者的销售为公司创造了大部分的营业收入。在2015年时,“通用LED驱动芯片”的产量有115180.03万粒,销售了110388.38万粒,意味着产量中有4791.65万粒的未销售产品在年末进入了库存,使得库存成品出现相应增加。根据招股书披露的2015年“通用LED驱动芯片”单位成本0.2311元/粒核算,4791.65万粒的未销售产品理论上将使得库存商品新增1107.35万元。同样的逻辑测算出,未销售出去的“智能LED驱动芯片”(生产了11492.98万粒,销售了10108.81万粒,产销差有1384.17万粒)根据单位成本0.2142元/粒核算,也将使得库存商品新增296.49万元。两项产品未销售部分的价值将使得2015年晶丰明源的库存商品新增1403.84万元。

  可让记者惊讶的是,招股书所披露的2015年年末公司有产成品1473.13万元、发出商品95万元,合计仅比上一年新增了151.99万元。很显然,该数据与前述理论库存新增1403.84万元要少1251.85万元。

  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分析2016年和2017年1-3月的产成品库存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其理论库存新增金额与招股书披露的库存新增金额同样都存在很大差异。如2016年“通用LED驱动芯片”产销之差有-1778.12万粒,单位成本是0.1849元/粒,“智能LED驱动芯片”产销之差395.90万粒,单位成本为0.2008元/粒,综合核算后,理论库存商品应当减少了249.28万元才对,可实际上招股书中披露的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合计相比上一年减少了767.44万元。在2017年1~3月,理论库存金额新增应有1292.90万元,可实际库存金额新增却比理论金额要少298.79万元。

  整体来看,招股书所披露的报告期内库存金额变动相比记者核算出的理论金额变动少了2068.80万元,如此大的偏差,令人怀疑该公司为虚增收入而故意做高销量的嫌疑。

  采购数据异常

  当然,除了《红周刊》记者分析出的晶丰明源存在营收和库存数据上的异常,其采购方面的数据真实性也是让人生疑的。

  以2015年为例,晶丰明源向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了25392.11万元,占采购总额的比重的89.05%,由此推算出这一年的采购总额为28514.44万元,在此基础上如考虑17%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影响,则含税采购总额应为33361.90万元。

  同期,晶丰明源2015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9371.28万元,考虑这一年新增的285.76万元预收款项因素,可以推算出与采购相关的现金流出为19085.852万元,在与33361.90万元含税采购金额对冲后,理论上公司应当存在14276.38万元的含税采购总额因没有付现而应当形成相应的新增债务。

  可实际上,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显示,晶丰明源在2015年年末应付账款余额为4382.64万元,应付票据余额为1375万元,合计金额相比上一年同期应付款项余额合计6052.48万元而言,不但没有增加,相反还略微减少了294.84万元。很显然,该结果与前述理论上应当新增14276.38万元债务的推断是相反的,即意味着晶丰明源在2015年存在14571.22万元的含税采购不知是如何获得的现象。

  以同样的逻辑去推理2016年和2017年1~3月的采购情况,可以发现这两年每年也均有大额无理由采购情况的出现。其中在2016年,晶丰明源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是38713.46万元,占采购总额85.88%,再加上17%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推算出的这一年含税采购总额应为52741.91万元,同期,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的29998.76万元和本期确认收入而结算的预收款项(即减少额)为141.96万元,即三者之间对冲后可推导出,当年将有22601.19万元债务新增。然而在资产负债表中,公司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合计相比上一年新增债务仅有8046.37万元,即意味着公司有14554.82万元的含税采购总额是莫名增加的。而至于2017年1~3月的采购情况,虽然从时间来看仅仅只有3个月,但最终推导的结果却是,公司依然存在7803.37万元的含税采购莫名增加的现象。

  在报告期内,公司连续出现采购数据莫名新增的现象,这种现象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