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宝琛
近年来,随着“互联互通”机制的加快推进,以及沪港通、深港通的相继开通,沪伦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最近一段时间,沪伦通再次成为一个热词:证监会、交易所、中国结算等多次就推进该项工作发声。
11月16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稳步推进沪伦通的论证工作。11月22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张慎峰在“新浪金麒麟论坛”上表示,推进沪伦通论证。同样是在“新浪金麒麟”论坛上,上交所香港办事处主任张斌表示,未来将优化沪港通,持续推进沪伦通。在12月2日举行的深港通开通一周年座谈会上,中国结算董事长周明表示,中国结算将根据证监会的统一部署,进一步配合做好沪伦通项目推进工作。
业界认为,沪伦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加速国际化,并乐于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体现。如果沪伦通成功推出,中英双方都将受益于此。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将吸引更多的国际长期投资者,有助于改善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提高市场理性价值投资的理念;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国内投资者全球分散化投资的需求。
实际上,自2014年以来,A股市场就已加快开展“互联互通”的进程:从2014年11月份沪港通的正式通车,到2015年年中的中港基金互认政策的实行,再到2016年12月份深港通的推出,反映出A股市场的国际化地位正得到不断地加强。
业界普遍认为,如果未来“沪伦通”一旦成行,将给双方市场对接提供更多机会。
“从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多元化发展是大趋势。”大同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郑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推出沪伦通将为国内资本市场再增加一条资金来源渠道,有助于优化改善投资者投资理念,与国际先进投资理论接轨,让投资者更加注重上市公司价值,对A股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十分有利。
(责任编辑: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