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2017国企利润增速冲至23.5% 2.9万亿总额创历史纪录

2018年01月24日 07:27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实习记者 李可愚 每经记者 胡健 每经编辑 陈旭

  1月23日,财政部网站发布2017年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7全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52.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9万亿元,不仅23.5%的同比增速远超近年水平,近3万亿元的总额也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相关数据后发现,这一增速远高于2016年同期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增长2.6%、利润增长1.7%的水平,同时也扭转了2010年以来国企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增速不断下降的局面。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财政部披露,2017年1~12月,钢铁、有色等此前长期亏损的行业保持着盈利态势。这也是钢铁行业国企自2015年后、有色行业国企自2014年后首次恢复盈利状态。

  营收增速近3年来首次“上双”

  据财政部介绍,在营业总收入方面,2017年全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522014.9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中央企业308178.6亿元,同比增长12.5%;地方国有企业213836.3亿元,同比增长15.2%。这也是近3年以来国企营业收入增幅首次站上“两位数”。

  在利润方面,2017年全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8985.9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中央企业17757.2亿元,同比增长16%;地方国有企业11228.7亿元,同比增长37.6%。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央企利润水平与2016年相比大为改观——2016年全年,中央企业利润总额15259.1亿元,同比下降4.7%;而2017年数据与之相比则出现了大幅回升。

  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各界尤为关注国企的负债情况。对此,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末,国有企业负债总额99.7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央企负债总额51.1万亿元、地方国企负债总额48.6万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一负债率增速是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总体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2017年国企运行数据的发布,意味着国企扭转了近几年来收入和利润增速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的局面。为何国企能够在2017年取得远超预期的成绩呢?

  对此,国企研究专家、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之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0年起,国有企业开始进入一轮新的周期,各方面指标都出现普遍下降。随着近几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动能形成、管理上注重提质增效以及国企改革带来了改革红利的推动,国企已走出上一轮周期,进入迎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钢铁有色等行业扭亏为盈

除整体形势外,财政部还披露了2017年部分行业国企的盈利状况。

  据财政部介绍,2017年1~12月,钢铁、有色等上年同期亏损的行业持续保持盈利,煤炭、交通、石油石化等行业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电力等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较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财政部对2015和2016年钢铁、有色两行业国企运行状况的描述是“亏损”。相关表述上的改变,意味着两行业国企实现了整体扭亏为盈。

  从钢铁、有色两行业国企微观运行情况来看,也能充分体现这一点。以行业中两大巨头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宝武集团)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五矿集团)为例,2015年,刚刚完成合并重组的宝武集团还处于亏损态势,到2016年利润达70.2亿元,进入2017年,宝武集团业绩取得重要突破,当年10月,该集团宣布其前三季度实现利润130亿元,粗钢产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3%、57%、80%。

  而五矿集团2017年也取得不错的营收成绩。2016年,该集团全年实现利润总额41亿元。2017年10月,五矿集团对外公布当年前三季度预算完成情况,其中共完成利润92.1亿元,创历史最好成绩,并基本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此番两行业国企整体扭亏为盈,原因何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钢铁等原材料产品价格扭转下跌态势,实现大幅度上涨,并远超工业品出厂价格平均水平。在价格回升的刺激下,钢铁有色行业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并不出人意料。

  牛犁表示,相比2017年来说,2018年原材料价格应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否则将超出全社会承受能力。因此,钢铁、有色等行业国企应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大力提升高端供给量。

  他以钢铁行业国企为例表示,目前该行业去产能计划已大体完成“十三五”计划规定的目标,因此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集中在兼并重组上。之前宝钢武钢合并已取得一定成绩,接下来应在更大层面推广兼并重组工作。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