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期指 耐心等待企稳信号

2018年02月08日 08:50    来源: 期货日报    

  短期无惧外围扰动

  

 

  上周五及本周一美国三大股指集体重挫,恐慌情绪蔓延至全球市场,全球指数近乎全线走低,A股也难逃厄运,无论是指数还是个股均遭遇大幅杀跌,市场亏钱效应超过95%。周二盘中沪指失守半年线,并创近两年最大单日跌幅,创业板指一度击穿1600点,刷新三年新低。短期来看,这种恐慌式的下跌更多是由非理性的抛售所造成的,在某种程度上掺杂了情绪面的因素。在恐慌情绪宣泄后,市场大概率将进入振荡消化期,并重新回到自身的运行轨道。

  美股暴跌 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

  市场对于利率上行的担忧和通胀预期的升温,是引起本次美股大跌的导火索。美联储在1月FOMC会议后的政策声明中对经济增长以及通胀的措辞相比去年12月会议更加鹰派,尤其是对2018年通胀上升信心增加。此次对通胀措辞的修改表明美联储内部对于通胀即将上升达成共识,对未来加息更有信心。

  上周五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进一步强化了美联储今年实行更加激进货币政策的基础。数据显示,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20万,超过预期的18万;失业率继续维持在2017年低位4.1%水平;平均每小时工资同比增长2.90%,创2009年以来的最大增幅。在消费为主要动力的美国经济中,强劲的薪资增长幅度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对通胀加快以及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最为直观的表现即是最近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攀升。周一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攀升至2.883%,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涨继续使一些资金离开股市,进而导致了美股的暴跌。但必须强调的是,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时美股的下跌不同,本轮美股下跌是市场情绪集中的释放,而非基本面因素走弱或风险事件驱动所导致的,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基本面及流动性支撑仍在

  短期而言,美股的大幅调整将影响A股乃至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但我们认为,要理性看待外围股市的下跌给A股带来的联动效应。本轮A股市场的深度回调,并非基本面因素的恶化所引起的。从基本面角度看,国内经济继续保持较强的韧性。此前所披露的年报业绩预告显示,2017年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回升,支撑A股后市保持稳步向上的核心基本面因素仍然存在。

  此外,对于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春节前市场流动性问题,我们预计今年春节前市场资金面紧张的状况较往年有大幅的改善。得益于央行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的正式落地以及央行“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政策的推出,上述措施对缓解春节前市场资金面紧张的局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本周三,央行已连续第10个交易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在货币市场利率方面,今年1月7天期Shibor利率、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回购利率均比去年12月明显回落,并创下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值。种种迹象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市场资金面将维持宽松局面,流动性宽松的预期也有利于市场情绪的修复。

  A股市场的本轮调整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大盘开年连续“多逼空式”上涨过后,技术性调整压力明显加大,叠加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地雷”频现,是A股本轮调整的起因。随后美国、欧洲及亚太股市等外围市场的暴跌进一步加剧了A股市场恐慌式的杀跌。受市场恐慌情绪的影响,A股市场可能短期会受到一些冲击。但从中线看,A股还将重回自身的涨跌逻辑。

  在恐慌情绪宣泄后,股指大概率将进入振荡消化期。当前价值蓝筹轮动发力的格局已然形成,后市资金做多的主线依旧会偏向价值蓝筹。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蓝筹的确定性及流动性溢价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后期依旧坚定看多IF、IH中线走势。操作上,继续等待市场企稳信号出现再入场做多。

(责任编辑:张海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