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盛基金养老金业务部 王贵君
养老是人人避不开的一个话题,不仅有父母长辈,而且自己也将面对。在我国养老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二、三支柱发展明显不足,尤其是个人投入为主的“个人储蓄养老”,为了应对严峻的养老形势并优化养老体系,第三支柱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随着3月2日证监会《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发布,长盛基金养老金业务部认为,上述不足将会得到有效扭转,养老目标基金有望成为个人养老的标配。
2050年老人将占35%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最近几年愈发严重。我国人口出生率逐年下行,2010年出生率仅有1987年高峰时的一半左右,由于出生人口逐渐下降,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快速增长,到2016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0.85%。联合国标准是65岁老人超过总人口的7%,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我国的老年群体将继续膨胀,老龄办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 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 亿,占总人口的34.9%。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和劳动人口的下降,我国老年人抚养比从2011年的12.27%上升到2016年的14.96%。从社会整体角度看,未来我国老人的供养压力形势较为严峻。
为防止出生率持续下降导致人口峰值迅速到来,2015年我国终于全面放开二孩,尽管2016年出生率有所上升,但目前来看,实际影响比较有限。
个人养老与国外差距大
养老保障方面,随着全球老龄化,三支柱养老体系已是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
第一支柱政府兜底的公共养老金;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金,自愿参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为整个养老体系的中流砥柱。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年末,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5.125亿人,覆盖了总人口的36.8%。
我国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部分在2017年三季度末累计结存1.29万亿,仅相当于基本养老金的1/4,由于企业年金是企业自愿建立,2016年末参与的企业仅有7.63万家,与我国两千多万个企业的数量规模相比,还不到1%。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人数也仅有2325万人,是第一支柱的2.6%,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方面规模非常小,几乎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与成熟国家相比,我国的养老体系存在个重大差异。从规模上看,我国养老金规模远远低于美国,即我国养老保障明显不足;从结构看,我国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并不均衡,国外以第二、三支柱作为主要保障,即企业和个人承担了主要的养老资金来源,而我国与之相反,是以第一支柱为主导,第二、三支柱规模很小。
中美养老金规模比较
养老目标基金或将破局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养老体系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第二、三支柱发展明显不足,尤其是个人投入为主的“个人储蓄养老”,因此,为了应对严峻的养老形势并优化养老体系,第三支柱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今年3月2日,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指引》对于养老目标基金的产品类型、投资策略、投资比例及运作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养老目标基金出炉有助于我国的养老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建设,为居民养老提供了针对性的投资选择。指引指出,养老目标基金以追求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基金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含商品期货基金和黄金ETF)等品种的比例合计原则上不超过30%、60%、80%;产品采取FOF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形式运作;基金名称中应包含“养老、目标”字样且反映投资策略;其他公募基金不得使用“养老”字样。
多年来,我国养老金投资收益持续偏低,《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5年,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分别为2.4%、2.9%、3.1%,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部分年份甚至赶不上通货膨胀率,而公募基金是我国证券市场最大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资产管理能力。而且公募基金管理人是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基本养老等养老资金的重要投资管理人,是我国养老金管理的主力军,因此,养老目标基金的推出,或将成为具有明显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养老产品,有望改变整个养老格局。
(责任编辑: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