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规范大资金套利行为 基金短期赎回费差一天将增加1%

2018年03月27日 06:1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差一天费用将增加1%!喜欢短炒、套利的,做之前先算一下这笔账……)

  基金短期赎回费强制性规定过渡期进入倒计时,未来短期持有基金进行短炒、套利的交易费用将骤然大增。

  近日,基金公司纷纷发布公告修改基金合同,修改后的合同规定,对持有基金少于7天的投资者,将收取不低于1.5%的赎回费,该费用将计入基金财产。

  记者算了一笔账,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以100万的资金为例,若在基金合同修改后,投资者申购基金后在7日内赎回,则赎回费至少为1.5万。

  而如果选择持有一段时间,如7天以上,则仅需缴纳0—5000元不等(大部分基金持有一年以内赎回费0.5%,两年以上免赎回费)。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该规定的实施一方面将有利于规范大资金短期套利行为,有助于维护基金投资市场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也增加了“短炒”成本,有利于培养投资者长期投资的理念。

  基金公司“踩点”扎堆改合同

  近期,基金公司纷纷修改基金合同,修改后的合同普遍规定,对于持有基金短于7天的投资者将收取1.5%的赎回费。而按照先前的基金合同,多数基金持有期在一年以内仅需缴纳0.5%的赎回费。

  记者了解到,基金合同的大范围修改,缘于监管对于基金收取短期赎回费强制性规定过渡期的结束。

  去年8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简称流动性新规),其中第二十三条规定:

  基金管理人应当强化对投资者短期投资行为的管理,对除货币市场基金与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以外的开放式基金,对持续持有期少于7日的投资者收取不低于1.5%的赎回费,并将上述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财产。

  上述规定自去年10月1日开始施行,同时为确保法规平稳实施,避免对市场造成短期影响,对涉及基金管理人需进行投资调整的事项均给予6个月的过渡期。

  也就是说,今年4月1日起,除货币基金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外,基金公司对持续持有期少于7日的投资者收取不低于1.5%的赎回费。

  记者算了一笔账,对于资金量在500-1000万以上的机构大资金来说,此前短期赎回仅需缴纳千分之五的赎回费,此次短赎费的开设将使其套利成本增加5万-10万不等。而对于普通投资者,如果持有基金时间短于7天,申赎基金的成本也将至少增加1%。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开征短期赎回费的同时,不少基金公司增设了C类基金,该类基金在增加了1.5%短期赎回费、0.4%的销售服务费的同时,免去了申购费以及持有期在一定时间段以上的赎回费。

  与非C类基金普遍两年以上才免征赎回费相比,C类基金的免征期限大大缩短,在7天到30天不等。

  “C类基金的增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的要求,对于持有期限在1年内的投资者,C类基金费用相对较低,但对于持有期限两年以上的投资者,购买A类基金更为划算。”某资深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规范大资金套利行为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次基金短期赎回费的强制性开征十分有必要性,将规范大资金的基金套利行为,有利于市场的公平发展。

  此前,由于机构消息更为灵通,不乏有大资金在单只股票暴涨前,利用持有该股票的基金进行套利,未来这部分资金的套利行为将得到有效抑制。

  “如果某基金持有单只股票的仓位在10%,这只股票单日涨停,就将贡献1%的基金净值,如果连续暴涨,在市场条件有利的情况下,机构获利将十分可观。”沪上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尤其对于固定收益类基金,每年的投资回报目标也就是5%、6%,购买上述基金进行套利,短期资金效率十分惊人。

  上述人士表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摊薄了其他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对基金市场的规范发展十分不利。短赎费用开征后,资金短期成本从过去的0.5%骤然增加至1.5%,交易成本大幅增加。

  此外,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短炒”基金的交易成本也大幅增加,新规的实施有利于培养持有人长期投资的理念。

  事实上,无论是机构还是普通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所获取的收益远远高于短期炒作。

  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近19年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为16.18%,投资者持有基金3年赚钱概率接近80%,超出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8.5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指1倍。

  债券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64%,超出现行3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4.89个百分点。

  报告还显示,投资者在任意时点买入一只偏股型基金,持有半年获得正收益的概率为60.53%,持有一年能有68.87%的概率获得正收益,当持有时间达到2-3年,胜率显著提升到75.51%-77.79%。

  对于债券基金来说,如果持有时间达到两年,投资者获得正收益的概率超过100%。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