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资本市场扩大开放 消费和金融等大蓝筹受益

2018年04月16日 07:07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析人士表示,若5月MSCI宣布一次性纳入A股,则当月纳入增量资金可能一次性达到740亿元-1055亿元,纳入节奏可能超市场预期;板块方面,潜在纳入MSCI的成分股均为大盘蓝筹股,在“消费、金融”等板块所占比重较大,消费和金融大蓝筹将受益。从配置风格来看,依据外资机构(QFII/RQFII)陆续进入A股市场后的投资偏好,潜在纳入的这些成分股中,应主要聚焦“稀缺、绩优、具备超级品牌价值”的公司,关注“超级品牌指数”。

  4月1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布《联合公告》,宣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将分别由130亿元人民币调整为520亿元人民币,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及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额度将也将分别由105亿元人民币调整为420亿元人民币。

  分析人士表示,A股坚持既定的开放节奏,自2014年底至2016年底,沪港通、深港通相继开通之后,A股市场获更多国际资本关注。沪港通和深港通是A股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融合的一种模式,而MSCI正是看到这一互联互通机制,将A股纳入了MSCI新兴市场指数。以沪深港通限额扩大以及正式纳入MSCI作为突破,A股市场开大门走大路进程的加速也将进一步令A股融入国际市场,同时引入更多境外成熟投资者参与良性竞争,也将改变A股市场固有一些投资理念。

  额度扩容迎接MSCI

  对于额度调整的原因,申万宏源证券认为,陆股通和港股通单日额度非常充足,额度不够用的情况非常稀少,额度完全够用。对陆股通和港股通开通以来额度使用占比进行分析,发现沪股通和深股通额度使用占比的90分位数仅为15%和10%,均值为4%-5%,而港股通的额度使用中枢比陆股通更高,资金南下动力相对更强,但使用额度占比的90分位数均不超过25%,说明无论是港股通还是陆股通,90%的交易日中额度使用都是不足25%的,所以出于交易需求提升额度的逻辑是不成立的。

  该分析师进一步指出,提升互联互通单日额度更多出于MSCI纳入A股的考虑,未来超预期内容可能集中在两步走改为一步走纳入A股、提升市值纳入因子和增加中盘A股指数成分。2017年6月MSCI决定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市值因子为5%,占新兴市场指数权重为0.73%,预示两步走时间表,2018年5月和8月分别纳入2.5%,并提出下一步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的进程可能涉及增加当前5%的市值纳入因子以及加入中盘A股指数成分,前提是互联互通机制经过市场考验、陆股通单日额度放宽、A股股票停牌状况有所改善,以及对创建指数挂钩投资产品限制的进一步放宽。如果大幅放宽陆股通单日额度,MSCI也不排除一次性纳入A股的可能性。

  从时间上看,5月14日和8月13日是MSCI指数成分季度调整的时间点。在这两个时间点区间内MSCI大概率将对是否提升市值纳入因子和增加中盘A股成分做出反馈,去年提示跟踪MSCI主动外资规模远超被动外资配置规模,事实上主动外资在去年10月以后已经通过陆股通加快对于MSCI标的配置,2017年下半年A股白马表现亮眼。当前如果MSCI提升A股市值纳入因子或者增加A股中盘标的,则主动型资金将为市场带来相当可观边际配置资金。

  市场人士表示,在当前全球市场方向不明的背景下,MSCI可能面临一定约束,但是最迟也会在8月做出反馈,投资者可以继续对这一主题关注。

  超预期下的市场机会

  根据测算,跟踪MSCI全球指数资金规模为11万亿美元,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规模为1.6万亿美元,按照2017年6月MSCI纳入标准,MSCI纳入A股增量资金为740至1055亿元,按照两步走时间表,则5月和8月增量资金规模将分别达到370亿元至530亿元左右。申万宏源分析师提示,投资者应当密切关注未来MSCI纳入A股超预期的三大情形。

  首先是纳入节奏超预期,关注金融及食品饮料行业。若MSCI宣布一次性纳入A股,则5月纳入增量资金可能一次性达到740亿元-1055亿元,纳入节奏可能超市场预期;根据原有方案及2月调整后股票成分,增量资金流入规模靠前的行业为银行、非银和食品饮料。

  其次,增量资金规模超预期。若MSCI宣布扩大A股5%市值纳入因子,则A股整体增量资金规模将提升。

  最后是纳入标的超预期,关注医药生物、地产、传媒、计算机和有色行业。若MSCI宣布指数成分纳入中盘A股,则新增中盘A股标的有望率先迎来主动型增量资金布局,构成预期差。如果考虑新增纳入的中盘标的,根据2017年6月MSCI国际A股指数成分,中盘成分股中医药生物、房地产、传媒、计算机和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市值占比相对靠前。

  在主题投资方面,国金证券分析师指出,投资者可以聚焦“稀缺、绩优、具备超级品牌价值”的公司。该分析师认为,外资机构配置A股,主要聚焦“稀缺、绩优、具备超级品牌价值”的公司。板块方面,潜在纳入MSCI的成分股均为大盘蓝筹股,在“消费、金融”等板块所占比重较大,消费和金融大蓝筹将受益。从配置风格来看,随着外资机构(QFII/RQFII)陆续地进入A股市场后的投资偏好,潜在纳入的这些成分股中,应主要聚焦“稀缺、绩优、具备超级品牌价值”的公司,关注“超级品牌指数”。

  机构纷纷布局

  对即将到来的系统性生态变化,国内的公募基金在布局上更是火热。自去年6月宣布A股纳入MSCI后,国内公募基金陆续展开MSCI相关产品布局。共有13家基金公司上报了共27个MSCI系列指数基金,其中7家申报了共12个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截至4月,公募基金申请发行的MSCI产品,多为被动指数型基金。

  光大证券策略分析师认为,港股通扩容进一步增厚政策红利。2018年是港股市场的大政策之年。双向额度的同步大幅上调,一方面为A股加入MSCI以后北上资金扩容提供了宽裕的资金跑道,另一方面将更好地支持内地资金更深程度参与港股市场。

  从短期市场情绪来看,由于震荡格局的形成,短期内市场很难出现更大范围波动,但估值洼地的显现以及近期公布的中长期政策利好更值得投资者挖掘。

  光大证券分析师认为,金融开放是中资股在国际化过程中完成估值复苏的必要条件,应正确看待金融股的估值复苏潜力。对金融行业而言,对外开放将进一步增加市场化竞争,从而加剧分化,并最终凸显核心企业的价值,对于内地金融股估值复苏是整体利好。以中资银行为例,当前港股市值前五的中资银行平均ROE为14.63,高于港股外资银行(9.01)和美股(9.76);同时PB平均只有1.02,低于非中资银行1.39和美股1.49的水平,高ROE加低PB的组合在全球横向对比中有显著优势。

  “现在来看,2月至3月北上资金流入波动引发市场的担忧,主要还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但在4月份之后,市场日均资金流入已经恢复至前期的高点。”平安证券分析师认为,近年人民币正在从计价货币向储备货币的配置转变,A股市场的境外资金配置提升空间巨大,除了受益于MSCI的被动资金配置以外,也同样受益于全球资金的主动配置。平安证券预计,未来新增境外资金仍然以互联互通渠道为主,北上资金流入会有波动,但趋势不可逆转。

  分析人士指出,在我国金融开放提速加码的背景下,MSCI的纳入对A股市场的影响将更具备里程碑意义,从增量资金、机构投资者比重抬升、停复牌制度的指数调整规则三个角度来看,我国A股市场正在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加速进发。诚然,当境外资金也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后,全球市场联动的波动性风险也在增加。可以说,未来MSCI中国指数将成为判断全球市场冷热的重要指标之一。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