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浅谈汇率市场风险管理新思路

2018年04月16日 09:18    来源: 期货日报    

  近期,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背景下,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受到冲击的担忧也逐步升温。这样的情绪反映在汇率市场上,直接表现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明显放大,外汇期权隐含波动率也重新开始抬升。那么,在汇率市场“风吹浪打”的情况下,投资者又该如何“独善其身”?

  汇率风险管理正当时

  外汇市场历来是最为敏感的市场,除了反映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趋势,还会跟随内外部风险事件而起伏。近两年人民币汇率“波澜壮阔”的表现也给市场上了重要一课。一方面,随着市场对汇率波动的接受度和容忍度不断上升,市场汇率风险管理的意识被激活,越来越多投资者逐步由“汇率恐慌”向“汇率管理”进行转变。另一方面,随着汇率市场的方向越来越难猜,市场也不再单纯希望依靠赌方向等粗暴的手段来进行外汇管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于外汇衍生品工具来对汇率风险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这一点从近年来上市公司发布外汇套保公告数量明显上升也可以有所印证。

  选择灵活避险的方式更为重要

  尽管说中国企业在外汇市场上“裸奔”的情况已经大大改善,企业对“银行锁汇”等外汇远期工具的运用也越来越熟练,但随着人民币逐步告别“波澜壮阔”的单边行情,双向、更具弹性的波动特征也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方面,面对更为频繁、幅度更大的汇率波动,放任汇率敞口不管无疑是不明智之举。但另一方面,双向波动的特点也意味着企业“锁汇”的难度在加大,特别2017年人民币“惊天逆转”让许多在年初高位“锁汇”的企业栽了跟头。

  因此,如何能在汇率运行不利于自身的情况下,借助于衍生品工具形成有效保护;而在汇率运行对自身有利时,亦能及时“抽身而退”可能是当前汇率市场给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提出的又一难题。

  香港交易所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在对冲汇率风险方面表现优异

  面对这一难题,外汇期货或许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汇率风险管理思路。相比于传统的场外汇率管理工具,外汇期货作为场内流动性最好的品种,“交易灵活,进退自如”正是其最大优势。因此,在出现方向“锁反”的情况下,投资者也不必一味承受亏损,完全可以及时将手中持有的期货头寸进行平仓处理,保留自身获取汇兑收益的可能;等到汇率运行再度不利于自身时,重新建立头寸来抚平汇率波动的影响。

  尽管中国内地尚未有相关的外汇期货品种上市交易,但香港交易所于2012年上市的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合约代码:CUS)经过几年上市运行已经逐渐被市场接受。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高达99%的联动性是其可以转移汇率风险的重要保证。而强劲的成交量和持仓量也保证了产品的活跃度可以覆盖正常的汇率风险对冲需求。从2018年3月数据来看,这一产品的日均成交额在5亿美元以上。

  这里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展示外汇期货在对冲汇率风险时的效果。假设某企业在2018年1月2日签订价值100万美元的出口订单,货款回款周期为2个月,即2018年3月1日才能收到货款。因此,该企业存在100万美元的风险敞口,主要担心人民币汇率升值风险。

  假设企业选择香港交易所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来对冲汇率风险,在2018年1月2日签订订单合约的同时,卖出10手的1803期货;在2018年3月1日收到美元货款并结汇换成人民币时,将10手持仓买入平仓。从下面的盈亏计算表可以看出,企业通过外汇期货套保操作有效地规避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风险。

  

 

  总之,外汇期货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对冲汇率风险的思路。而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双向宽幅波动的特征愈加明显的背景下,我国境内推出相应场内衍生产品的迫切性也在明显上升。随着实体经济避险工具的丰富,未来场内、场外产品协调发展对于促进经济金融稳定将大有裨益。尤其是在贸易竞争形势日益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尽快推出汇率风险的有效管理工具更具有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张海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