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统观性是投资成功的必备品质

2018年05月19日 08:1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金学伟

  每一个实体都是一个“完形”,并非只有一个属性,而是多种属性并存的完体。比如,当需要分国籍时,我是中国人;需要分籍贯时,我是江苏吴江人;需要分性别,为男……这些都是我具有的属性之一,“我”就是无数属性并存的一个实体完形。

  均线作为实体,同样也是一个完形。它同时具有不同的几种功能,每一种功能又都是它的一个属性。

  理论研究需要把某一个属性从实体中抽出,把不同实体的同一属性归纳起来,再通过逻辑推理、演绎,完成逻辑复合、自洽,形成一个理论或“理”。就像上述的例子中,需要分国籍时,我的唯一属性是中国;需要分籍贯时,我的唯一属性是江苏吴江……其他都是没用的、不做考虑。

  这样的研究对形成相关学理也是完全必要的,否则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就会一无头绪,无论处理什么事,都会遭遇“狐狸咬刺猬,无处下嘴”的尴尬。

  但当面对一个实体时,却不应只看到某一属性,而把它变成某一属性的表征物。否则,看到的也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实体完形,而是一个“被理论(和观念)污染过的事实”。

  最通俗的例子:今天成交量很大,有人会说主力在大肆建仓,有人会说主力在大肆减仓。建仓还是减仓其实都是某一种观念的反映,并非事实。完整的事实是:“今天换手量很大”。

  均线也是一个实体,具有多重属性,多重属性同时并存,构成均线的实体完形。反映趋势,这是它的属性之一;反映波动和波浪形态,这是它的属性之一;反映平均价格,这也是它的属性之一。这三个属性不可分割。

  研究时,需要把它们区分并单独进行。分析这个词本身就是拆分解析的意思。但实际观察应用时,却不能把它们拆分后放在不同地方,而应同时、完整地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这就是一个“统观”概念。大多数人在分析市场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顾此失彼”、“钻牛角尖”,一头钻在某一个方面而忘记了其他一切,这实际上就是理论思维僭越了工程思维——以分析时的思维方式取代实际考察时的思维方式。

  同样的股票、同样的走势,统观能力强的可一眼看到很多东西,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形势判断。“形”和“势”都是整体性的东西,并非简单的细部叠加。想想统帅和参谋的关系:参谋的职责是把所有局部性的情况搞清楚,供统帅参考;统帅的职责就是判断形势,形成决策。统帅的统观能力越强,他的形势判断也就越准确,做出的决策往往更加高明。无论是提高均线应用能力,还是提高投资决策能力,因而都需要在“统观”上下功夫。投资,尤其是个人投资,难就难在投资者自身既是参谋也是统帅,平时大量的分析性研究和战时的统观能力缺一不可。

  均线的三大属性,在不同均线中不是等量齐观的。大体说,均线时间越长,其反映价位的价值越大,反映波浪的价值越小。由于“大势永远向上”,当均线的长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其反映趋势的意义也会消失。举例说,美股200年的走势,其15年移动平均线总共只出现过2次下降,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的大整理期。用它来分析波浪、把握趋势,意义就近乎于零。

  而A股15年的均线还从来没出现过一次下降,用它来考察趋势,那么永远只能得到一个字那就是涨!

  10年均线倒是出现过一次下跌,出现在2017年。但这次下降反映的不是5178点调整,而是6124点调整在10年均线上投影。由于均线反映的是一个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价,时间参数越大,均线拐点和实际拐点相比就越滞后。这就是均线长到一定程度,它的波动属性、趋势属性都会变得无意义的根本原因。

  这里说没意义,主要是指实际操作上的意义,不过其学理意义还是存在的。比如沪综指10年均线这个下降拐点,实际上就是从均线波动轨迹上印证了6124点调整的级别。这个印证同时也坐实了另一个事实:5178点是新一轮牛市的第一波。

  但反过来说,时间跨度越大的均线,其反映价位的意义就非常之大。10年均线,反映的是10年平均价;15年均线,反映的是15年平均价。根据市场决定价值的理论,凡有一定时间长度的平均价,都等同于价值或价值中枢。

  反之,越是短期的均线,其反映价位的意义越小,反映波动即波浪形态的意义越大,而反映价位的意义越小。只有在趋势有利、形态有利情况下,5天、10天、20天这样的平均价才会发挥比较重要的参考意义。比如,在趋势和形态极其有利情况下,破10天均线买进,常常会成为很好的交易。相反,短期均线因其波动性高,其反映波浪的价值却会大幅度提高。

  总体而言,均线随它的长度不断拉长,其反映价位的属性不断增强,而反映波浪的意义不断衰减,直到完全无意义。反映在趋势上,则是另一种变化。用太长的均线来观察趋势是没意义的。但太短的均线,波动太频繁,总是股票还没焐热它就跌了,刚刚卖出,惊魂未定时它又涨了,也不能用来反映趋势。能够较好地反映趋势的往往是那些程度适宜的均线,至于何为适宜,那就见仁见智了。

  不难发现,所谓统观性,之于投资,就是当一幅附加有N条均线的走势图呈现在投资者面前时,投资者能同时看到它的趋势、波浪、价位,形成一个实体完形。这样,对形势的判断能力就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度,剩下的其余问题也就好解决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统观性其实不仅是成功投资所需要的良好品质,同时也是投资者判断周遭一切事物所离不开的一种特质,它和学历、文化程度其实没太大关系,反而和思维品质有关。

 

(责任编辑:马先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