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基金15载浮沉录
近日,在信用债违约风险的释放下,存量的100多只保本基金中陆续出现净值跌破1的情形。面对或转型或清盘的生死抉择,保本基金的“大限之日”不再遥远。
保本基金在基金行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2004年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保本基金成立,到2019年三季度末汇添富保鑫保本到期,世上再无保本基金。
保本基金前世今生
南方基金是业内最早成立保本基金的基金公司,其于2003年成立第一只保本基金南方避险。当时设立保本基金的逻辑是“既能保证不亏本,又可以获取较高收益”,定位于博取股市的超额收益。
“2003年没叫保本基金,但是类保本,是保本策略的,叫南方避险增值基金,那个时候没有担保机制。后来才推出真正意义上的保本基金,即引入了担保机构。”有公募基金人士回忆。
资料显示,名字中有“保本”二字的第一只保本基金是于2004年成立的银华保本增值基金。
“那段时间股票市场非常低迷,权益类的产品发行困难。我们用很长时间来想怎么开发更适合老百姓投资的产品。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做出了银华保本。”一位参与银华保本增值设计发行的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当时是第一只有担保机制的保本基金,这个产品很受投资者欢迎。虽然那几年基金发行困难,但这个产品很快就发行了60亿,因为担保额度就是60亿,很快就发行完了。从这个时候开始是一个基金发行的小阳春,很多机构陆续发行了比较大规模的基金,一些基金公司也借此进入百亿规模俱乐部。”上述公募基金人士也说。
不过,在2006~2007年的那一波大牛市中,保本基金赖以为生的保本条款沦为鸡肋,在保本第一个三年期结束后,第一代保本基金中的一些产品转型为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
2011年前后的大熊市中,保本基金成为“香饽饽”。但是2011年发行的保本基金经历了股债双杀、IPO暂停等,大部分保本基金在2014年并没有取得太多收益。而2012年开始发行的保本基金赶上了牛市,绝大部分保本产品年化收益率超过了10%。IPO重启后,打新成为保本基金的主要策略之一。
2016年开年后在熔断机制的助推下,股市和基金市场创出了调整新低,基金公司多数新发的基金产品均陷入艰难销售的地步,很多推出了延长募集期的举措。弱势中,保本基金却成为热卖产品。
保本基金的发行井喷无疑是2016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中最大的亮点之一。统计显示,上半年共成立了56只保本基金基金,其中一季度成立28只,二季度成立28只,占到新基金总数量的14.62%,发行规模合计为1473.43亿元,占新基金总规模的37.87%。
退出历史舞台
当保本基金遭遇抢购之际,一些风险也在陆续浮出水面。
对基金公司而言,尽管存续保本基金均采用了连带责任担保机制,且多数规定了担保方对基金管理人拥有无条件追索权条款。这样的保障机制安排,将由基金公司承担最终的风险损失,这与基金公司的资本金制度不相匹配。一旦保本基金规模快速膨胀,潜在的风险损失可能危及基金公司体系。
同时,保本基金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保本基金名称虽在字面含义上一定程度阐述了产品“保本”的机理,但可能使投资者形成产品绝对保本的“刚性兑付”预期,这显然与打破刚兑的监管要求所不符。而且在极端情形下,保本基金的投资者仍有可能亏损本金。
很快,有关于保本基金的监管落地了。2017年2月1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的修订版本规定,保本基金名称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按照新老划断、过渡安排原则,现保存续基金仍按合同约定运作,到期后不得增持不符合规定的资产。存续基金到期后应调整保障机制,不符合的转为其他类型的基金或者被清算。
从2015年下半年起风靡的保本基金,将在今、明两年陆续到期,保本基金到期潮很快到来。统计显示,今年内到期的保本基金有71只,几乎是去年到期量的两倍。
某公募基金产品部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根据目前保本基金相关文件以及未来的监管趋势,保本基金或者说避险策略基金确实没有太大发展空间。按照规定,真正有担保人的产品逐渐成为稀缺,我们甚至认为未来真正有担保人的产品会趋于消失。”
同时,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资管增值税规定无疑又给了保本类基金“当头一棒”。根据规定,保本收益无论如何都需缴纳增值税;对于非保本收益,不论是分红还是持有到期,都不用交税,其中,认购、申购及赎回价差若按金融商品转让处理,则需要缴税。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按照增值税新规,保本类公募基金分红和转让差价收入均需缴纳增值税,因而税后收益被进一步削弱。因此这也意味着公募保本基金竞争力进一步下滑,预计将逐步转型或消亡。
(责任编辑: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