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新金融企业海外上市潮涌 政策因素成业绩变量

2018年07月16日 07:45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始于去年底的新金融企业赴海外上市潮目前有扩大之势,6月至7月再次出现相关公司集中海外上市景象,只是上市的热门地点由美国纽约移至中国香港。

  业内人士指出,受监管政策影响,部分海外上市新金融企业正在调整业务方向。总体而言,成为公众公司后,有利于它们转型发展和开拓主业。

  新金融企业密集赴海外上市

  这轮新金融企业上市潮始于去年底。起初,新金融企业热衷于在美国市场上市,趣店、和信贷、信而富、拍拍贷、简普科技、点牛金融等公司先后在美国纽交所以及纳斯达克上市。而今年以来风向发生变化,赴港上市成为新金融企业的首选,维信金科、汇付天下6月在港交所上市,最新的案例是7月13日上市的51信用卡。

  对于上市地选择改变的潮流,51信用卡CEO孙海涛表示,在香港上市,语言文化差异小、不用倒时差,对于创业者而言,体验感更佳。他认为,未来会有更多内地新经济企业将上市地点选择在港交所。

  上市地从美国到中国香港的转变,也与港交所自身的改革关系密切。自2017年底,港交所酝酿推出改革计划,今年4月30日新方案正式生效。其中,同股不同权制度对包括新金融公司在内的众多新经济公司产生了强大吸引力。

  然而,制度改革的窗口似乎与市场的窗口并不吻合。6月以来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大量破发,市场环境让估值大为打折,但新金融企业的上市热情并未减弱。业内人士指出,上市的最佳窗口期很难精确把控,只有收到港交所的聆讯通知,才能大致推算出上市时间点。孙海涛称,他在2017年6月决定在香港上市,耗时近一年。

  此外,去年底在美国上市的新金融企业股价普遍距离最高点跌去三分之二。51信用卡CFO赵轲说:“我们的路演以中国香港为主,还去了美国和新加坡。受二级市场影响,投资人普遍态度谨慎,最终以发行价区间下限8.5港元定出发行价。”一位投资人士表示,目前IPO公司定价普遍偏低,但是这也正是一个好的投资机遇,比起高开低走,低开高走、稳健上行更受投资人欢迎。

  业内人士指出,新金融企业积极赴海外上市的意义除了可以增强自己的合规运营实力以外,背后还有风险投资的施压。

  一位创投界人士表示,目前风险投资募资遇冷,多数创投基金回报期为5年至7年,2012年至2013年创投基金投资了大量项目,促使所投项目尽快上市,实现退出,可有效缓解自身压力。

  积极应对政策变化

  因去年底集中上市的几家新金融公司,引发舆论对“现金贷”业务的关注,促使监管层出台现金贷业务的限制性措施,目前综合利率在36%以上的业务已不能开展。很多此前在海外上市的新金融企业着手进行业务转型:停止现金贷业务,向符合监管要求的领域开拓业务。

  从一季报中可以看出,为了抵御整顿带来的冲击,几家相关中概股都有不同程度的规模缩减(借款人、放款量等指标均有所下滑),主动拉停了原本高速转动的马达,这与此前业内的分析吻合。

  受政策影响,宜人贷、拍拍贷、和信贷的营收与上季度相比几乎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时由于节约了大笔销售与营销费用,总成本也有所减少,因此对盈利的影响不算太大,拍拍贷甚至大幅扭亏为盈,和信贷则赚到了上季度的近10倍。

  去年11月,主打现金贷的趣店宣布转型,推出“大白汽车”汽车金融品牌。该公司一季度财报显示,汽车业务营收占据三分之一,达到5.46亿元;相关成本占总成本近60%,租出汽车6608辆。由于目前还处于前期投入阶段,根据财报粗略计算,一季度大白汽车亏损约为3亿元,受此影响,趣店整体净利润比上季度下降超40%,比去年同期下降超30%;业务方面,新增注册用户、新增授信用户、放款笔数、放款规模、活跃借款人等多项关键指标均降至上季度的一半左右。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